东晋唐王 第160章 人才之困

小说:东晋唐王 作者:无语道尊 更新时间:2019-10-03 06:05:5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对了,如今各地都算安定,我看,河东郡那边的官员也应该进一步安排到位才行!”王猛见到他的神情,沉吟了一下之后,提议道。

  “不但是河东,新平郡那边也是一样。我来的时候已经是和二黑说过了!弋居县划归到新平郡治下,除了三个县令之外,新的太守,你有什么人选?”李信问道。

  “新平郡只有三县,而且有二黑的大军在,相对而言的话会比较容易治理一些。你看将卢放调过去如何?”王猛想了一下,答道。

  这个卢放就是夏阳县令卢三载,之前李信见过他两次,尤其是攻打河东郡之时,对方给他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他的组织能力不错,办事效率也挺高。

  “可以,卢放这人值得栽培,说不定日后能够担起更大的责任来!河东郡呢?”只想了一下,李信便同意了。

  “河东郡治下九县,地域广大不说,最重要的是东南北皆面临着敌人的威胁。尤其是东面的慕容氏,对咱们的威胁最大。而且,河东郡人口不少,各地大姓望族也多,一般的人去了,只怕是压不住场面。一旦真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到时候就不太好了!”王猛想了一会,这才说道。

  “是啊!如此重任,不但得是得力之人,而且还要可以信任之人才行!若不是你走不开的话,我都想让你去了!”

  “我看,不如让周叔过去吧!他在华山军中的辈分高,派他去的话,足够让大家看到咱们对于河东的重视了。而且,从他当冯翊太守这些日子来看,干得相当不错,应该可以挑起这个担子来!”王猛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周方的身上。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就这样决定了吧!不过,冯翊太守之位,你打算让谁接替?”李信点头赞同,又问道。

  “冯翊郡身为关中三辅之一,这地位自然不同寻常。但相对于之前来说,冯翊郡的地位终究还是下降了。毕竟,有了东面的河东郡之后,冯翊郡也就不用再直面东面的强敌了,这压力自然就小了许多!你觉得让秦横去如何?”

  “秦叔能力上应该是可以,虽然不说才能多高,但胜在踏实肯干。冯翊郡就在旁边,单纯政事上来讲的话,应该不会有问题。可是,他的始平郡又该交给何人呢?”李信想了一下,也没有反对,但问题还是继任者的事情。

  “好畤县令徐原徐寿初,我看其人颇为精明能干,这始平郡太守之位,不如给他吧!”王猛这一回没有多想,直接就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看了他一眼,却是看到他眼睛之中似乎闪着一些莫名的光芒。心中一动之下,突然间明白过来了。

  “你是想借他的身份,好安其他归顺我们的官员之心?”李信问道。

  “不错,各地归顺的官员之中,终究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如果咱们都弃之不用,未免可惜。这徐原自从归顺之后,倒是颇为恭顺,而且任上的事情也办得不错。将他作为一个标杆,让其他的降官看看,能够激起他们归顺之心。同时,也可以弥合一下上一次你收他们兵权的不甘,让他们更好的为华山军办事!”王猛点头道。

  不得不说,王猛应该是在之前就已经是思考过这个问题了,他执掌华山军的政务大事,对于这些官员应该是做过很多的了解的。哪些人可堪大用,哪些人不可用,他的心中应该已经是有底了。

  “你说得对!始平郡就在扶风郡旁边,而郡治槐里县离长安也不是特别远,比起好畤县来说,还要近不少呢。更何况,好畤乃是徐家的根基之地,将他调离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此,就依你所言!”就只有两个人在,所以,李信说话也就直白了许多。

  “好,我待会便去安排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不但是要做,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去做。调任文书你用过印之后,我会派人发布出去,让越多人知道越好!”

  “对了,这次的事情,虽然最终还是解决了,但终究暴露了我们的一个缺陷。人才储备不足,一旦有需求的时候,便会出现后继无力的情况!这个问题,咱们得想办法解决才行。你可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了一件事情,李信脸上却没有什么高兴的神色,沉吟了一下之后,说道。

  华山军从创建到现在,加起来也还不到两年时间。而且,这两年时间里,真正有实力还是今年这大半年。将领士兵的问题倒是好解决,文官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毕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本就不多,更不要说是有才能的人了。天下大乱,对于这些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出世的好机会,但天下那么多的人,凭什么人家要来投靠你华山军呢。

  而自己培养的话,那更是困难。虽然李信从很早就开始谋划这件事情,但到现在为止,一些书吏官佐倒是可以接得上,而像卢放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关中本乃是王兴之地,秦汉皆定都于此,此地是人杰地灵。只要下令各地举荐贤才,想来便能够得到不少人才了。到时候,咱们再择优任用,如此倒是可以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王猛想了一下,提议道。

  “你说的是察举制度吧!”李信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汉代之时,还没有后世的科举制度呢,所以,官员产生的最重要一个途径,便是这个察举制。

  所谓察举,其实就是由各州、郡、县的官员,考查本地有没有优秀的人才,而后向中央推荐他们。如此一来的话,经过简单的考核之后,这些人如果上面满意,那自然就能够直接任官,得到重用了。

  除此之外,汉代还有一个征辟之制,就是由皇帝或者地方长官直接征召某些人出来当官。而对于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就只有那种名气特别大,号称名士的人才能够享受到了。

  比如最近有一个特别着名的,就是那个写出了着名的陈情表的李密了。他就是因为名气太大,结果被晋武帝司马炎不断下诏征辟,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不得不入朝为官的。

  这两种制度,可以说是汉代对于原本世禄世卿制度的一大改进。但制度终究是人设定的,这里面自然就有漏洞,一旦吏治败坏的话,许多的人便能够从中上一其手,为自己图利。

  所以,到了东汉末年之时,便出现了一名着名的话来形容这个事情的,叫作“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但以华山军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做法倒是比较的合适,只是其中的关键必须得把握住才行。否则的话,一件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反而是害了自己。

  “察举之法,自汉而兴,时至今日,无论是之前的苻秦还是东面的慕容氏,甚至江左朝廷,都用这种方法找寻人才为己所用!”王猛点头道。

  “好,这件事情你抓紧时间去办!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这察举可以,而且还要与各地官员的考核挂钩才行。举荐了真人才,举荐之人一同受赏。举荐了庸才,受荐者与推荐者皆罚。如此,方可让真人才被发掘出来。除此之外,但凡举荐人才者,太守之下,你可自行考核,若有真正大才需要任命县令之上官员者,你带来让我看看,我要亲自考核一下!”李信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不过,还是补充了一些建议。

  这个建议里面,事实上有一些是历史上苻坚即位之后干的事情,比如说这个奖惩原则,苻坚在下令之时,便是这样做的。因为有考核,因为有惩罚,所以,那些人才不敢乱来,否则的话,不出乱子才怪呢。

  “我明白,一旦这件事情开始之后,我会加紧处理!若是效果好的话,短时间之内,应该就有收获了。只要人才一多起来,咱们的许多问题,也就会好解决得多!”王猛明白他的意思,所以,直接就答应了。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律法之事,也应该有一个解决之道了!关中承赵之苛政,苻秦也有许多的弊政在。咱们应该借此机会,让百姓们看到华山军的不同之处,只有百姓与我们站在一起了,这关中才会稳固!”思考了一下之后,李信接着说道。

  “这个我也明白,不过,律法之事,繁杂万端,以咱们现在的人力来看,一时间真的是办不来的!这些事情,终究得有个先后缓急,咱们还是一件一件来办吧!”王猛听了,也不由的面露为难之色,只得说道。

  “是我太急了,你说的对,这件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否则的话,反而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不过,事情就先告知你了,你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先行准备起来不是!”听到这话,李信笑了起来,颇有些歉疚的说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晋唐王,东晋唐王最新章节,东晋唐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