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唐王 第170章 术业专攻

小说:东晋唐王 作者:无语道尊 更新时间:2019-10-06 06:11:5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呵呵,将军过誉了!其实,老夫是在山中待得久了,已经是有些烦闷。而且,观华山军行~事,颇与世人不同,所以,便决定下来看看!”听到他的话,任通哪里不明白其中意思,当即便笑道。

  此人在李信的面前,没有丝毫的紧张,一切言辞都是从容不迫,就好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跟他一对比的话,反而显得李信好像才是那个客人一样。

  “这家伙,倒是比我还放得开啊!莫非这就是所谓名士必备的技能不成?”李信心中暗自郁闷道,这真是在自己的主场让别人做了主。

  “伯阳先生能来,那是一件好事!之前我看先生的答卷,好像有几处地方都未曾作答啊!不知何故?”李信拿出他的卷子翻看了一下,这才问道。

  “不会!不瞒将军,这里面有些问题,在下实在不知!诸如物价之事,在下隐居山中多年,哪里知道这种事情呢!更不要说,如今关中初定,各地远未恢复元气,市面上多的是以物易物,并无银钱交流,实在不好作答!”听到这话,任通直接就说道。

  这个答案倒是真的出乎了李信的意料之外了,直接就不会两字,说实在的,真是够直接了。

  但后面给出的理由来看,也的确是没有说错。对于一个隐居深山之中的人,一切都是自给自足,哪里会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

  如果是太平年景的话,也许还会时常下山来,但谁都知道这两年关中大乱,刀兵四起。像他这样的人要是下山来,恐怕是找死无疑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了乱兵,直接就是一个有来无回。

  “倒是在下少虑了!以伯阳先生之见,一县之地当如何治理呢?”点了点头,李信直接问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这种情况既然可以改变,那就不是问题,关键还是得看其人的真才实学不是。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县之地也无甚差别!所不同之处在于处理之事的大小而已。一县之地,最是接近普通百姓,繁杂之事众多,自然不同于寻常官员。为一县父母者,若不肯躬身下行,体察艰辛,如何能够将这一县之地治理妥当?知四时节气,万物生长之规律,察百姓之忧患;下耻下问,不避稼穑之艰难,求使物阜民安!如此,方为正道!不知将军以为如何?”末了,任通还反问一句。

  见到他的样子,李信不由的在心中浮现出一个人影来,这家伙手中要是再多一把羽毛扇的话,恐怕就和那个人影重合了。

  “伯阳先生所言有理,若一县令长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当为一县百姓之福了。此等样人,须得踏实肯干,视民为亲方可做到啊!若依先生所言,为一郡之长,又当如何?”李信点了点头,对他的说法倒是非常认同,想了一下,又问道。

  “一郡太守,管辖数县之地,诸多大事集于一身!如此,与一县之长自然不可一概而论。太守之职,已算封疆大吏,内安民政,外决军旅!若用人不察,必酿大祸,不可不慎重!以老夫之见,身为一郡之长,大事在手,小事放权,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委任贤人处事。如此,一郡可安,各司其职,为太守者也不必劳累一时了!”任通想了一下,这才答道。

  相对于县令而言的话,他对于这郡守之位的建议是少了一些!概括起来的话,其实就是简政放权,让下面的各县县令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太守要做的,就只是把握大的方向,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而已。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他的想法是非常前卫的。毕竟,为官者越是居高位,只怕对于权力越是不肯放松,或者说是信不过底下的人。如此一来的话,这官当得也就非常的累了。

  “不过,老夫听说华山军规矩不一样。据说将军将军政分离,太守如今只有安民之责,并无军权之事,如此说来的话,倒是简单得多了!”顿了一顿之后,任通又接着说道。

  “听先生一言,真如茅塞顿开啊!嗯,先生可先回馆驿之中休息,我给先生两天时间,可写一篇策论予我!题目便是如何治理一县之地!不知先生可愿指教?”问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李信如之前一样,给了一个题目!

  “老夫这就回去准备一下,两天之后,必有一篇策论送上!”任通痛快的答应了。

  之后,大踏步的向着殿外走去,若是再配上一套宽袍大袖的衣服,恐怕此刻便是大袖飘飘了。

  “这老头倒是真才实学啊!如果能够用得好了,将来也许能够承担更多重任!”将他的卷子和杜楷的放在一起,而后将名字圈上,李信这才叫了下一个。

  名单上的每一个人,他都准备见一见。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他怕自己单单看笔试,从而是漏掉了真正的人才。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有真才实学之人,他们可能很会做事,但却不会口吐莲花,更无法写出锦绣文章来。所以,面试与笔试得放在一起来考察。

  一连见了两个颇有才能之人,李信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但很显然,这种运气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所以,接下来的几个人之中,几乎没有一个是让他比较满意的。

  那几个人进来之后,对于他的问题,要么是大谈黄老之学,要么就是说得云遮雾罩的。更有甚者,还趁机向李信推销起了修行之道,什么炼丹服散、羽化飞升之说都来了。

  所以,见过这几人之后,李信之前的那点好心情算是被彻底败光了。

  “再下一个!”李信沉声道。

  没有多久,从外面又进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

  “草民黎田见过将军!”来人躬身,规规矩矩的行礼道。

  “扑哧!”听到这名字,本来是脸色发黑的李信,一下没有忍住,不由的笑了出来。

  当然,他意识到不对,所以,立刻便硬生生的止住了。

  “啊!免礼免礼,请坐吧!方才失态,实在不好意思!”李信连忙示意道。

  “无妨,草民已经是习惯了。”黎田笑了一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

  “那倒也是,毕竟黎田这个名字,说起来与农事颇为相合,难免会让人一愣的!倒也没有坏心,只是觉得诧异而已!”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说道。

  “黎,乃祖传之姓氏,不可更改!田,百姓之生计所依,衣食之来源,重要之事物,更无可改之理!如此一来,黎田之名,实在没有再好的取代了!草民能得此姓名,那已经是三生有幸了!平常百姓之家,谁不希望多得些田地呢!”黎田淡淡的说道。

  此话一出,真是让李信不由的大竖拇指了,这家伙说得振振有词,而且还是大义凛然的样子。这绝对是一个人才,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会的。

  “嗯,不说这些了,我看你这测卷上面所写,居然有大半都是空白。这是为何?”本来对这人印象不错,但是拿过他的卷子一看之后,李信的脸色就有点变了。

  “不瞒将军,在下对于这些治国治军之道,实在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可以说是不太懂。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回答了!”黎田倒是一点也不窘迫,直白的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不高兴了,要是你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的话,那要你何用?真当华山军是养闲人的地方不成?这人乃是郿县之人,之后一定要好好惩罚一下那个举荐此人的郿县县令才行。

  虽然心中对此人颇有不满,但他脸上并没有什么神情变化,沉吟了一下之后,这才问道:“那你是如何被举荐上来的?”

  “呃,草民平日里喜欢摆~弄些木工器械!因为所制之物颇为精巧实用,所以,得到县里推荐的!”

  “你都造了些什么东西?”听到这个理由,李信立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像是水车、水锥、还有一些犁耙耕具啥的!草民平日里虽然也读诗书,但看的多是些杂书!所以,对于圣人治国理政之道,垂拱而治之学,实在不是很精通!”黎田好像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当然,他不好意思,还因为此刻李信突然间看他的目光变得不太一样了。

  “人才啊!这才是真正的人才啊!我缺的可不就是这种专业人才么!此人绝对不能放过啊!”李信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之人,心中狂喊道。

  这样的人在世人看来也许不入流,甚至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但对于自己而言,正是最实用的人才。而他的出现,倒是让李信的有了一些改变。

  “术业有专攻啊!我之前一直求取大才,倒是忘记了有些人虽然不善于长篇大论,读书治国,却善于其他的技术活!这样一来的话,接下来的面试,倒是可以仔细的多了解一下其他的方面啊!”李信的心思活泛了起来,开始转变思想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晋唐王,东晋唐王最新章节,东晋唐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