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没有人想死,活,每一个人都想活下去。

  现在郑居中知道命运掌握在汉王的手中,是生,是斯以及不是自己所能够决定的。他虔诚地跪倒地上,十分恭敬地说道:“别说是微臣,就是大宋官家的命运都掌握在汉王手中,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王爷您让我活,那我就好好地或者,为王爷你效力。如果王爷您让我死的话,那你随时都可以取我性命。”

  “看来,你这个老狐狸还不糊涂。听说你女儿你筠是京城四大美女之一,今年已经年满十七,送到王府吧。”刘正龙压根不是和对方商量,他冷冷地说道:“当国丈,不仅仅是现在,未来也要考虑的,不知道你老人家以为如何?”

  表面上看是汉王相中了自己的宝贝女儿郑筱筠,可是老奸巨猾的郑居中明白,这是汉王要把自己绑到汉王战车上面。不过这对自己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不管怎么说,两边押宝总不是坏事。

  不知道为什么,在自己的书房看到汉王的那一瞬间,郑居中的脑袋里面就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汉王压根就没有想过杀死自己,而且官家是斗不过汉王的。这样玩下去,最终官家会被汉王玩死。

  既然官家杀不死汉王,那自己何必自寻死路呢?郑居中不想把女儿嫁给汉王,可是他有发言权么?要是反对,那么性命难保,整个郑家都会被连根拔起,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沉默了许久之后,郑居中下定决心了,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知道今晚上就把小女送过去,还是找个黄道吉日呢?”

  “今晚上,孤王就睡在你的府上,让郑筱筠来侍寝就好了,这也是你唯一一次可以杀死孤王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睡自己的女儿,还要在自己的府上,自己还得准备。尽管内心在滴血,可是郑居中还是去准备了。

  太上皇赵佶这些日子过得可不舒坦,尽管在江南和地方官员有过交流,可毕竟是太上皇了,可以说名不正言不顺,很难确保这些官员的忠诚度。

  好东西一旦拥有,就再也不想失去。皇权更是如此,就像是一味最诱人的毒药,不仅会让人上瘾,还会让人为之疯狂。宋徽宗毕竟是坐了那么多年天子,现在正值春秋鼎盛,怎么会甘心失去皇权,做毫无实权的太上皇呢?年富力强的他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的确是束手无策,才传位给太子的,可是现在金军已经撤离,已经是天下太平了,在这个时候当然会皇权有追求了。

  在位二十五年,才四十三岁的宋徽宗赵佶不甘心皇权旁落,可是现在不甘心又能怎么样,不管江南多么富庶,权力的重心都在帝都,皇权依旧在京城。之前金军围困京城,圣旨出不了京城,在那个时候,太上皇的日子是舒坦的,最起码发出去的谕旨江南的官员是遵从的,可是自从金人北撤之后,官员们的态度就开始变得模棱两可,这种皇权失而复得之后,尽而又一点点消失的感觉,让赵佶抓狂,可是他自己又不知道怎么从皇儿手中把皇权夺回来。

  圣旨传来,要求太上皇即日北上,回归帝京,这个圣旨就像催命符一样,太上皇赵佶知道官家迫不及待要对自己动手了,之前忠于自己的重臣,要么被处死,要么被贬官,要么调任,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才多久,官家就迫不及待地要抹去自己执政时留下的印记。

  一旦回京就会被软禁,这点太上皇赵佶很清楚,自古至今,没有一个太上皇能有好下场。李二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直接软禁唐高祖李渊,这个唐朝的开国皇帝,临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那种孤苦凄凉,甚至不如民间百姓。安史之乱以后,被尊为太上皇的唐明皇李隆基的下场,可以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些都不是太上皇赵佶想看到的,他更加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这个时候,太上皇赵佶想到了那个汉王的使者朱武,当时觉得汉王再次想要迎娶帝姬十分的荒诞,有损皇家威仪,可是现在想来,这是汉王向自己表忠心的手段,纵观天下,也只有汉王对自己是忠心耿耿,也只有汉王才能够帮助自己夺回失去的皇位,可是为了皇位,再次将帝姬下嫁,皇家颜面何在。

  皇家颜面和皇位之间应该如何抉择?拿不定主意的太上皇赵佶把永嘉郡王之子向子韶请了过来,现在这可是唯一一个在身边,可以掌握军权的重臣了。

  大宋文官天下,这些掌握天下大权的文官特别的讲究礼法,比如太上皇赵佶把皇位传给宋钦宗赵桓之后,在文官的眼中,太上皇就立刻成为过去式,不能染指皇权,甚至连指挥县令的权力都没有。太上皇身边就生下向家子弟忠心耿耿了,这也是他最后的屏障,现在赵佶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官家要处死童贯,自己为什么没有阻拦,为什么任由官家处死童贯呢?

  实际上,太上皇也清楚,江南官员之所以对自己敬而远之,一方面是因为礼法所限,忠于朝廷,而自己已经代表不了朝廷,真正代表朝廷的是京城的官家。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当时想法过于简单,竟然遵从圣旨斩杀童贯。既然太上皇都遵从圣旨,那么天下官员尊崇官家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太上皇的权威跌倒了谷底。

  向子韶现在出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殿前都指挥使,统帅天龙禁军,捧日禁军以及三万胜捷军,共五万兵马,这五万兵马可以说是大宋禁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了,这也是太上皇最后的仰仗。

  太上皇赵佶见向子韶来了,就摆摆手说道:“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就不要行礼了,坐下来,咱们慢慢聊。”

  怎么开口呢?太上皇赵佶不想让世人误解自己贪恋皇位,想要从儿子手中把皇位夺回来,可是不说,对方怎么会明白自己的意图呢?

  “万岁,您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向子韶当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他在来之前正在和朱武聊这个事情,既然太上皇不好意思开口,那就只能自己来了。

  万岁,这个词对于太上皇赵佶来说有点陌生了,不过这个词好像有魔力似的,让这个不安分的太上皇又有了睥睨江山,君临天下的念想。

  太上皇赵佶试探性地说道:“爱卿,朕还是万岁么?”

  “当然了,您永远都是乾纲独断的万岁。”向子韶看到太上皇赵佶脸上一脸急迫的模样,就想笑,不过他依旧一本正经地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您给予臣下的,随时都可以要回来。给他什么,他就只能要什么,不给他的,就不能要。”

  听起来像是绕口令,实际上向子韶的意思很明确,皇位是太上皇给官家的,既然可以给,也就可以要回来。

  “影响不好吧!”太上皇赵佶认可了向子韶的观点,可是毕竟好说不好听,况且大义在官家那边,自己又怎么能夺回来皇位呢,如果不能把皇位夺回来,那么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卵用。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向子韶的脸上有点阴沉了,他用异常阴冷的语气说道:“世人只记住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却忘记了没有唐高祖李渊起兵反对隋朝,哪里来的大唐雄风。如果当时玄武门之变胜利者是太子李建成,那么后世就是为李建成歌功颂德。,如果当时唐高祖李渊提前出手制止李世民,也不会落到孤苦伶仃幽闭在禁宫之中。这个世界,什么都是虚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才是实的。”

  说到这里,向子韶看了一眼太上皇,发现太上皇眼神之中充满了渴望,于是他就接着说道:“官家毕竟年轻,处事过于急切,这样容易出乱子的。金军北撤,并非官家之功,相反官家有三宗罪,搞不好会把大宋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江山危矣,社稷危矣。”

  “噢,朕的皇儿有三宗罪,说出来听听。”

  这个时候,太上皇赵佶来了兴趣,既然官家有三宗罪,那么说明自己复位还是有可能的,不是自己谈恋皇权,想要从自己儿子手中夺回皇位,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祖宗的基业,自己不得不勉为其难。

  “其罪一,擅自和金军议和,将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拱手相让给金国,这三个军事重镇是大宋抵御外族入侵的屏障。尽管金军猛如虎,可是依旧无法攻克这三座军事重镇,现在官家却要送给金人,这样既寒了军民抗战之心,也伤了天下百姓之心。”

  “不错,这的确是皇儿处理的不当,金军打不下来的城池,怎么能够拱手相让呢?”说这话的太上皇赵佶有点脸皮后了,换成他估计也会这么做,只不过这个家伙这个时候想不了那么多。

  得到肯定之后,向子韶接着说道:“其罪二,擅自诛杀,罢黜重臣,弄得京城内人心惶惶,天下官员人人自危。子不言父过,做为儿子,怎么能够轻易否定父亲呢?那些重臣都是万岁您提拔上来的,有功于社稷,不能说因为是万岁提拔的,就要杀戮,就要罢黜。那些提拔上来的奸诈小人,只会有损于江山社稷,不利于大宋千秋万代,等于是挖大宋的根基,会寒了天下百官之心。”

  “不错,江南这些官员之所以对朕敬而远之,就是害怕被朕的皇儿罢官,现在天下官员人人自危,谁还有心处理政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将引发动荡。”太上皇赵佶终于为官员不遵从自己谕旨找出来了理由,当然他不认为自己错了,只认为官家太过分了。

  “其罪三,擅自解除汉王兵权,将其软禁,并且把恽王府,恽王妃强行送给汉王,来抹黑汉王。天下人皆知汉王忠于万岁您,忠于大宋江山,如果不是官家擅自解除汉王得到兵权,那么汉王一定可以将金军全部绞杀,彻底解除北境之危。现在等于是自断臂膀,不久的将来,金军一定会南下,那时候,没有了汉王,谁来阻挡金国铁骑,难道指望李纲,孙傅那些奸臣佞臣么?汉王何罪之有,如果说有罪,那就是忠于万岁,忠于大宋。”

  说到这里,向子韶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他说道:“为了大宋江山,为了天下苍生,还望太上皇重新主持朝局,重塑防线,确保大宋万年。万岁,您挥斥方遒,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回了幽云十六州,这可是太祖,太祖都没有完成的历史使命。可是,在官家手中丢掉不说,还把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拱手相让。如果,您不执掌乾坤,大宋早晚都会断送在官家之手。”

  向子韶如果出生在当代,一定是好莱坞影帝的不二人选,这个家伙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说的太上皇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夺回皇位。

  夺回皇位,怎么夺呢?

  太上皇赵佶有点泄气地说道:“不错,官家的确是有这三宗罪,可是名分已定,朕怎么能够冒天下之大不违,去夺回皇位呢?”

  “不是万岁您去和官家争皇位,而是官家应该主动把皇位还给您?”

  “可是,官家那么贪恋皇位,怎么会还给朕呢?”

  “只要是汉王能够重新掌握军权,离开京城,那么汉王一定可以让官家把皇位还给万岁的。”

  太上皇赵佶毕竟是当了二十五年的皇帝,顿时听出来怎么回事了,让汉王逼宫,逼迫官家逊位。这样合适么,这样不合适么?

  犹豫不决的赵佶沉思了许久之后问道:“汉王会不会自己黄袍加身呢?”

  “不会。”

  “为什么呢?”

  向子韶十分肯定地说道:“大宋始终是文人的天下,我朝是自古至今对文人最好的时代,可以说士大夫共天下。天下是赵家的天下,这是人心所向,汉王一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那样做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没有等汉王黄袍加身,汉王麾下的势力就土崩瓦解了。打江山需要武将,可是治理江山还需要文人。汉王麾下猛将如云,可是文官几乎没有,说明什么,文官是朝廷的官,不会被收买的,也不会乱臣贼子效力。”

  说到这里,向子韶斩钉截铁地说道:“臣愿意做汉王的监军,如果有人想要拥立汉王黄袍加身,那么臣一定将其绞杀。”

  “汉王的野心是什么呢?”太上皇赵佶认可了向子韶的观点,可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在的汉王已经是一字王了,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又有什么能够满足汉王的胃口呢?

  “汉王的野心很大,第一是名望,内要辅佐明君开创太平盛世,外要抵御外敌,成为万人景仰的大英雄。第二是美女,这个年轻的王爷,年富力强,对美女的需求是多多益善。毕竟他不缺钱,世人皆是贪财好色,他已经不需要贪财了,那么只剩下好色了。第三是富贵绵延流长,像四大家族那样永保富贵,不要像前朝战神狄青那样郁郁而终。第四,好男儿要入阁拜相,汉王始终没有入阁拜相,这样的人生不完整。”

  这些都是朱武传达给向子韶的,当然了他儿子向子房也肯定了这些,毕竟向子房一直跟着汉王南征北战混资历,。

  向子韶接着说道:“汉王,是一字王已经无比尊贵,可是这不是刘正龙的追求,这个家伙更加需要世袭罔替,需要丹书铁券。”

  胃口太大了,可这些不是不能给,没有胃口反而不好掌控。太上皇赵佶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汉王刘正龙是朕的天子门生,从一介布衣,最终封王拜相,都是朕所赐,对朕忠心耿耿,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当初朕要是派他去河北路,恐怕早把金国灭掉了。朕可以让他的汉王世袭罔替,也可以给丹书铁券。可是,他要再度迎娶帝姬,这有损皇家威仪,你让朕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不结婚,直接送到京兆府,谁知道呀,也不需要向天下交代。”

  “是呀,那样的确不用向天下交代,可是委屈了帝姬。”

  “皇家女儿注定是为江山社稷而存在,汉朝公主为了和亲远嫁匈奴,唐朝公主为了和亲远嫁吐蕃。”向子韶也简单的认为刘正龙是有寡人之疾,胸无大志。他小心翼翼地说道:“不如陛下给他一个天大的恩典,让两个帝姬去京兆府,也好有个照应。”

  一个不够,怎么还两个。太上皇赵佶犹豫了,他岔开话题说道:“汉王已经被软禁在恽王府,又怎么能重新掌握军权,又怎么能够脱离官家的控制呢?”

  “汉王是天下第一高手,只要是想走,就没有人能够控制住。”向子韶在这个时候不得不佩服朱武的计谋,他接着说道:“汉王重新掌握军权,和太上皇重新执掌乾坤是同一个条件。那就是把官家擅自割让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这件事情搞大,弄得路人皆知。官家您谴责这个行径,拒绝承人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号召天下有志之士保卫这三座军事重镇,号召天下军队去为三座军事重镇解围。呼吁汉王执掌兵权,去拯救这三座城的百姓。同时传递一个信息,击败金军的是汉王,而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如果不恢复汉王的兵权,大宋无法抵抗金军再次入侵,强调如果金军再度入侵,江山危矣。把问题都抛给官家,人心向背就会发生逆转。呼吁万岁您重新执掌朝局的声音就会越来越高,那时候如果官家识相的话,就主动让位,否则就是汉王逼宫,把万岁再度推上龙椅。水到渠成,势不可挡。”

  不错,的确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这里面还是有问题的,太上皇赵佶说道:“为什么汉王非得强调朕立康王为太子呢?”

  “你只是一个说法,实际上汉王是害怕陛下百年之后再度传位给太子赵桓,他是害怕被反攻倒算,只是一种自保的手段。”向子韶自己也担心这一点,他说道:“这也是臣的顾虑,也是天下官员为什么不敢尊崇陛下您的原因,都怕将来太子反攻倒算。”

  是呀,总有一天还是要传位,一旦皇位再度落到赵桓手中,那么之前支持太上皇复位的文武百官就成了清算的对象。太上皇赵佶算是认可了这点,也坚信赵桓就是那样的心胸狭窄,也坚信这才是地方官员对自己敬而远之的根本原因。

  太上皇赵佶盘算了许久之后说道:“送成德帝姬赵瑚儿,洵德帝姬赵富金,显德帝姬赵巧云,顺德帝姬赵缨络四人去京兆府。整个京兆府做为陪嫁的嫁妆赏赐给汉王了,汉王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西线兵马皆有汉王节制,永兴军路,熙河路,秦凤路都划给汉王,都属于汉王国的属地。汉王国每年向朝廷献上税银五百万贯,文官由朝廷派遣,王世子质于帝京。同时,你出任监军,如果汉王意图谋反,你就将其斩杀。至于太子问题,朕可以保证不会传位于赵桓,其他的就不劳汉王费心了。你去安排吧,这件事情你全权负责,事成之后,加封你为郡王。”

  “臣遵旨。”

  朱武对于太上皇不立康王为太子并不感到惊讶,这事情岂是武将可以干预的,这是乾纲独断的事情。当初汉王之所以抛出来这个条件,就没有打算实现,只是为了麻痹太上皇赵佶。没有想到这个太上皇为了重新夺回皇位开出来那么优厚的条件,只不过有一点他也不解,为什么非得送四个帝姬过去,有必要么?

  向子韶说道:“该我做的事情,我都做好了,希望汉王不要食言。”

  “放心吧,汉王很看好您的,答应您的一定会办到。”

  向子韶出卖了太上皇赵佶,因为他知道官家是绝对不会交出皇位的,除非逼宫,可是汉王既然逼宫了,就可以顺利称帝,为什么要把皇位拱手让给太上皇呢?时机不成熟,那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先立一个儿皇帝,然后再铲除异己,最终实现禅让。

  未来大宋江山是保不住了,皇位注定是汉王的,既然这样,还不如提前效忠。向家的荣耀来源于向太后,说白了只要成为皇亲国戚,保住向家的财富就可以了,至于谁当皇帝,还真的不是向子韶考虑的事情。

  官家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仅赔偿五百万贯,还要割让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金军兴师动众,损兵折将都没有打下来的城池,确要拱手相让。这绝对是朝廷的耻辱,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群情汹汹,社会反应极其不好。

  官家签下的条约,太上皇不承认,不承认不说,还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去为参加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保卫战,号召天下军队为三座军事重镇解围。

  报纸上刊登了太上皇赵佶亲自署名的文章,指出金军北撤并非因为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是因为汉王率领大军英勇作战。现在官家解除汉王兵权,将汉王软禁到恽王府,把恽王妃强加于汉王,等于是自断臂膀,自毁长城。一旦汉王出事,金军必然南下,那时候天下危矣。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江山社稷,请官家释放汉王,把兵权交还给汉王,让汉王给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去解围。有汉王在,,天下太平,金军不敢南下。没有汉王率军抗敌,金军南下,朝廷覆亡。

  这篇文章可以说一颗重磅炸弹,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反响极其不好,太学生们开始游行,呼吁官家释放汉王,把军权交给汉王。

  现在老百姓才算是明白,之前所谓的鸠占鹊巢,只不过是官家在给汉王抹黑,汉王才是救世主,有汉王在天下太平,没有汉王在天下大乱。

  老百姓是被金军打怕了,生怕金军再度杀来,因此开始呼吁官家把兵权交给汉王。当然这背后有人推波助澜,这就一点点的动摇了大宋根基,可惜的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事态的蔓延,逐渐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大宋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撕下来了,父子相争,为了皇位,父子反目成仇,太上皇和官家开始争夺皇位。这些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可是汉王复出,事关江山社稷安危,老百姓不能不上心,不能去去争取。

  老百姓只是说说而已,只是反应人心向背,实际上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可是军队就不一样了,无数的军队开始呼吁去为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解围,主动请缨参战。

  官家赵桓怒不可遏,没有想到太上皇竟然无耻之尤,在金军南下的时候甩锅给自己,现在金军撤退了,又想夺回皇位,史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现在皇位既然已经是自己的了,官家赵桓是绝对不会把皇位拱手相让的,皇权之争,父子之争,在这个时候,没有了什么父子亲情,只有残酷无比的皇权之争。

  不知道为什么,官员们的态度诡异了起来,这点让宋钦宗赵桓大为恼火,不过他也知道大部分官员都是太上皇提拔上来的,不忠于自己也可以理解。

  反击,必须要反击,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官家赵桓几乎没有几个可以相信之人,最终还得和国丈郑居中商量。

  赵桓拿着报纸冲着郑居中咆哮道:“看见没有,无耻之尤,太上皇真的是卑鄙无耻,竟然觊觎朕的皇位,你说应该怎么办?”

  我去,你们父子相争,我一个外人怎么插嘴,总不能让你杀掉太上皇吧,那样的话,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郑居中心中不满,可是嘴上却不敢那么说,他沉思片刻之后说道:“陛下,关于太上皇的论调,您完全可以不理会,毕竟大义是在你这边的,天下黎民百姓,文武官员都是忠于您的,太上皇只不过是自讨没趣。”

  “那有那么简单呀!太上皇把这件事情上升到社稷的存亡之上,天下百姓不关心谁当皇帝,天下文人也不关心谁当皇帝,只要是赵家江山就好。他们更关心的是天下安危,好像不按照太上皇说的去做,江山就会保不住,社稷就会沦陷,这才是最致命的,不理会是绝对不行的。”

  宋钦宗赵桓知道,虽然大义在自己这边,可是大部分官员都是前朝旧臣,虽然不至于背叛自己,可是一旦太上皇占据舆论的制高点,那么就会一点点的蚕食自己的权威,那么皇位更替也不是没有可能。

  “反击,必须要反击,没有反击的话,局势就会失控,你一定要尽快快反击。”

  郑居中知道官家乱了方寸,他急忙说道:“陛下不要惊慌,我们只要是抓住事情的关键所在,就一定可以反击太上皇。”

  “你说如何反击?”

  “整个事情的关键,无外乎两点,第一点就是不能把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割让给金军,陛下可以下旨让各地军队去营救,去解围。这样功劳是陛下您的,和太上皇没有一点关系。第二就是释放汉王,让他统领兵权。”

  “不要再说了,第一条照准,第二条不要再提了。”放虎归山,必要伤人。宋钦宗赵桓知道,即便是自己释放了汉王刘正龙,这个家伙也只是忠于太上皇,也不会忠于自己,既然这样还是软禁的好,不能轻易将其释放。

  郑居中心中暗自不屑,他知道事情的核心点是释放汉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怎么都抵挡不了太上皇的反击,可是现在劝说关机也不合适,所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反正短时间也不会发生大的巨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超级恶霸,大宋超级恶霸最新章节,大宋超级恶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