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夫 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五十六节 兑赏

小说:大宋武夫 作者:引弓 更新时间:2017-05-22 19:33:3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皇帝赵谌现年虚岁十三,按说依照赵宋的惯例,不会让他这么急着亲政的。宋英宗三十一岁登基,三十四岁的时候,曹太后才撤帘,英宗亲政。哲宗九岁登基,直到他十七岁时高太皇太后去世,才得以亲政。

  赵谌十三岁亲政,的确是一个异数。呼延庚向张崇探寻了一下。

  朱凤琏不是治国的人才,而且她本身也没有太多的权欲,她不过是想安安稳稳的做天下之母,享受皇后和太后的尊荣。但两个皇帝被抓,赵谌年幼,朱凤英垂帘听政是迫不得已。在以李纲为太宰,何栗为少宰的五相体制确立之后,朱凤琏多次说过:“哀家什么也不懂,宰相们议定,哀家用印就是。”这是懒政的态度。

  在中枢五相中,中书侍郎孙傅和少宰何栗都在靖康之变后失势,只是后来为了抗拒康王势力的渗透,将这两人列入了中书五相。

  孙傅是赵谌的老师,他一直在推动赵谌亲政,而何栗在渊圣皇帝被掳走后,一直想找一颗新的大树,重新爬起来,一展生平抱负。

  何栗是政和五年的进士,博学强记,正直敢言,外放为官时也政绩卓著。但他不通军事,汴梁围城期间,仓促为宰相,遇到了超出他知识能力以外的困难,昏招连连,后来信用神兵,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无奈之举。

  何栗一直以二帝被掳为耻,在另一个时空,他一同被俘,金人仰慕他的状元名声,招降他,他拒绝了,并绝食而死。

  在这一个时空,何栗则希望有一个机会,让他在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洗雪耻辱,故而孙傅一联络他,何栗便同意了。何栗投靠赵谌,很大程度是为了自己雪耻,倒不完全是功利心作祟。

  这样,中书五相中,就有两个人要赵谌亲政。两人又在朝廷中四处打探,放出风声,试探各方的反应。尚书右丞黄潜流和御史中丞李回都表示支持赵谌亲政,而此时宗泽在大名督战。

  作为太宰的李纲反对得也不坚决,他是大宋的宰相,而非太后的家臣。在他看来,太后垂帘实际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他的犹豫只是因为皇帝还过于年幼,暂时担不起职责。

  更要命的是,朱凤琏本人也不恋栈,她垂帘也不过垂拱而治,李纲说什么她用印就是。而且赵谌是她亲生的,孩子早一点行使皇帝的权力,做母亲的只有高兴地份。她也同样只是担心赵谌年幼,容易受人蒙蔽。

  最终的结果,就是朱凤琏撤帘,日常不上朝,但每日仍旧听取政事汇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继续放在朱凤琏手中,太后的均旨仍旧有最终的效力,但日常的行政,太后就不干预了。

  而且太后有言,在赵谌十八岁之前,不许换宰相,如果宰相身故,则由太后指明续任者。

  “也包括黄潜善?”

  “如实专门把黄潜善单列,岂不是摆明了针对康王?”张崇道,“至少李相公和宗左丞,太后信得过。何少宰和孙中书,也不会损害今上的利益,单单一个黄右丞,翻不起什么浪来。”

  “那新君当政这几个月怎么样?”

  “你是要问谁将你麾下一分为四?”张崇点点头,“正是今上的圣意。”

  “皇帝要针对我?”

  “倒不是针对你,不过金兵退走,朝廷就想开始收河北的兵权。你是本朝第一个镇抚使,出头的椽子先烂。”

  “那我该怎么应对,请大兄教我。”

  “有什么好应对的,金兵又不是不再来了,金贼一来,朝廷在河北弄的这一套都玩完,除了……”张崇犹豫了。

  “除了什么?”

  “我也拿捏不太准,只是有这种迹象,康王可能在拉拢刘承宣,让他来取代你,收你的兵权。”

  刘光世啊。呼延庚对刘光世的印象,他打仗不行。武臣吗,其他的事情做得再漂亮,被金贼一击即垮,会很难混的。

  “谢兄长提醒,我会小心的。”

  第二天,童穆前来传旨,让呼延庚进宫去。呼延庚跟着童穆坐同一辆车走,在车上,呼延庚问:“是太后见召?”

  “是啊。”

  “太后已经撤帘,还这样随意的召臣下入宫……”

  “太后仍旧监国,叫呼将军去问问河北战局的详情,哪个敢拦?”

  见童穆这样说,呼延庚确定朱凤琏并未大权旁落。

  还是在睿思殿,呼延庚等了一会,朱凤琏来了,她还是遣退内侍宫女,与呼延庚两人留在殿中,只隔一道屏风。

  “河朔四镇都统制,听起来很威风呀。”朱凤琏道。

  “都是圣人的恩典。”

  “听起来有怨气啊,心怀怨望。”

  “这真是杀人诛心。”

  “还会狡辩了,看来圣上将你的兵权一分为四,你无所谓嘛。”

  “是圣上的意思?”呼延庚装作刚知道。

  “我怎会削你的兵权呢?这次是新君亲政,一干小御史们急着在御前留名,简在帝心,一个接一个的上书,祖宗法度,修文偃武,而且金兵已退,河北藩镇跋扈,若不加以制约,旧唐四镇之乱将重现眼前,哎呦,四镇之乱呢。”

  朱凤琏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呼延庚,难怪在圣旨里还专门写一个“简称河朔四镇都统制”,这样违背常理,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呢。在宋代,朱凤琏意识不到,可呼延庚来自后世,后世做广告最简单粗放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呼延庚为河朔四镇都统制,而在皇帝面前,会不断有人提醒他河朔四镇和藩镇之乱的关系,《旧唐书》学习一次,《新唐书》再来一次,刘禹锡《封建论》研究一番,说起五代武人之祸,根源便要从河朔四镇找起。

  左一句“四镇掳民为食”,又一句“四镇骄横不法,尾大不掉”。然后皇帝赵谌每隔几天就收到一份弹劾:“河朔四镇都统制呼延庚……”

  只要在皇帝心中种下一颗“河朔四镇,藩镇之乱”的种子,假以时日,这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呼延庚想通了这一点,便问:“臣斗胆问一句,河朔四镇都统制这个差遣,是谁想出来的。”

  “定下来的时候,哀家不在场,听说是黄鳝鱼提的吧。”

  那就清楚了。最开始几个御史提出防范河北藩镇之祸,只是为了刷存在感。

  恰恰遇到赵谌刚刚登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好,说是急于证明一下皇帝的权威也好,或者遵从祖训也好,反正就拿第一个镇抚使呼延庚开刀了。

  而有心人黄潜流抓住机会,又在差遣上留下一个暗桩,这才是个真正的杀招,皇帝对你起了疑心,难道还需要核实,还需要证据吗?

  “既然今上疑心微臣,怎么不把微臣召回汴梁呢?”

  “谁都知道,金贼并未死心,杨惟忠又不顶用,谁敢把你召回来呦。”

  既然要对付自己,又要依仗自己抵御金贼。逡巡不敢进,又逡巡不甘退,看来赵谌登基,并没有改变宋朝皇帝傻缺三连星的命运。

  看呼延庚不说话,朱凤琏会错了意,便安抚道:“庶康,你对大宋的功劳,谁也抹不掉,眼下暂时受些委屈,哀家定会补偿你。”

  呼延庚自打和朱凤英接触后,面对朱凤琏胆子更大了些,他接口问道:“圣人准备如何补偿微臣。”

  “轻浮!放肆!”

  呼延庚不说话,朱凤琏的口气又变软了:“你要如何补偿?”

  “只求一睹天颜。”

  “大胆!”

  呼延庚又不说话了。

  屏风后叹了口气:“你走上前来,把头伸到屏风后来。”

  呼延庚依言走上前去,伸到屏风后一看,朱凤琏已经解下面纱,和呼延庚四目相对,她比当初在汴梁城外逃亡时白净了许多。

  呼延庚比较了一下她和朱凤英。

  朱凤琏道:“退下吧,我让你明日面圣,你可有什么话要对皇帝说。”

  “微臣只有一份圣旨,要圣上兑现。”

  “什么圣旨?”

  “将一干帝姬宗女交给末将抵充军饷的圣旨。”

  在建康二年汴梁围城的时候,范琼抓了一千多帝姬宗女王妃,要去赎回二帝,当时朱凤琏帮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说这些帝姬宗女已经抵充军饷,不能再让范琼抓走。

  “这,这不是当时为了糊弄范琼……”

  “君无戏言。”

  “一千多帝姬宗女啊,就算我答应,皇帝答应,她们的家人也不会答应啊。”

  “当初范琼抓她们的时候,可曾问过她们家人。”

  “庶康,你和我说这样的狠话没有用,绝没有拿帝姬宗女当做货物出让的可能,庶康,你到底要做什么?”

  “微臣的三个兄弟,邱穆陵仲廉,歩鹿孤乐平,普六茹伯盛三人,都已经独当一面,微臣想替圣人,笼络他们三人,招他们三人为驸马”

  “一下子招三个驸马?他们现在是何官阶?”

  “武经大夫。”

  “他们和你同岁?”

  “是。”

  “二十岁而为镇抚使,倒是前程远大,我为皇嫂,乐见其成。不过本朝驸马,断没有在外领军的。”

  这话只能骗鬼,渤海郡王高怀德,就是驸马领军,不过他不能当面驳斥朱凤琏,只是说:“他们三人提为镇抚使,就是要限制微臣我,宰相们想通了这一点,就能破例吧。”

  “也对,让童穆去想想办法吧,哀家允了。”

  “圣旨里是一千个,这才三个。”

  “呼延庚,你到底想干什么?”

  上架第一章,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经过四个月,四十万字,本书终于上架了。

  这本书的传播范围不算广,收藏数、点击数都是一般,非常感谢编辑的耐心,让本书上架而不是腰斩。

  本书的读者都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爱好者吧,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推进本书的情节非常重要,希望你们能慷慨的在评论区给出评论。

  虽然本书是凭爱好写作,但既然借助纵横宝地发表,以合适的成绩回报网站是理所当然,因此希望书友们能够订阅,以让本书能得到纵横的更多支持。在看到自己满意的段落的时候,也能够以月票表达赞赏。

  也希望大家在其他地方能够宣传、讨论本书。

  临笔惶惶,不知所言,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武夫,大宋武夫最新章节,大宋武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