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1759.第1755章 并无隔夜仇

小说: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更新时间:2018-08-07 20:48:26 源网站:126书
  刘瑾被沈溪摆了一道,非常不甘心,但奈何朱厚照在他面前有绝对话语权,现在朱厚照已下定决心,他不敢再有非议。126shu

  刘瑾暗道:“沈溪和谢于乔分明是在我面前演戏,我糊里糊涂中了他们的诡计,陛下居然把我拥有的对兵部的审查权给收了回去,还让沈溪间接掌握兵权,以后想弄死这小子,更困难了!”

  沈溪气定神闲,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可他这边表现得越是平静,刘瑾越生气。

  朱厚照道:“既然沈卿家认为,需要诱敌深入,那就由沈卿家来负责制定和执行计划,朕不会加以干涉。”

  “沈卿家,这事朕就拜托你了,你一定不能辜负朕对你的期望,若计划实施完美,鞑子上钩进而被全歼,那这场战事功劳,朕会记爱卿首功!”

  作为一个登基不到两年的皇帝,朱厚照显然不那么合格,给人许诺奖赏太过儿戏,就好像客套话一般。

  沈溪恭敬领命,在场大臣中还有人想要劝谏,但朱厚照已经不给他们机会,直接下达退朝的旨意:“……朕乏了,今日朝会便进行到这里吧,剩下的事情,交由沈尚书和兵部安排,退朝!”

  “陛下,三思啊!”

  有人大声疾呼,但朱厚照头也不回地走了,就连平时嚣张惯了的刘瑾也只能站在那儿发呆,不知该如何应对。

  朱厚照离开后,沈溪成为众矢之的,大臣们都以仇恨的目光望向他,刘瑾这时终于反应过来,从玉阶上冲下来到了沈溪面前,指着沈溪的鼻子破口大骂:

  “好你个沈家小儿,为功名利禄,居然置大明安危于不顾,唆使陛下御驾亲征不说,还定下什么引番邦兵马入寇京畿的建议,你这是拿我大明千秋基业来满足你的个人私欲,实在是狼子野心,无耻之尤!”

  以前刘瑾的话很少能得到正直文臣的认同,但这次他说的话,却直戳人心坎。

  沈溪不想跟刘瑾做口舌之争,就好像没看到、没听到一样,转身往奉天殿外走去。

  刘瑾仍旧不肯善罢甘休,一路追上去,嘴上指责个不停。因为这里是皇宫,就算众大臣跟刘瑾一样都对沈溪不忿,但没人敢上前揪住沈溪质问。

  沈溪昂首阔步,全然不管旁人对自己的评价,径直往宫门而去。

  沈溪对来自文武百官的非议不加理会,越发显得桀骜不驯,不可理喻。

  相较而言,谢迁就没沈溪那么幸运了。

  沈溪在朝中没什么朋友,以他的年岁身居高位,正可谓高处不胜寒。朝中那些顶级文臣不会把沈溪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当朋友,不过谢迁的老友却多不胜数,几乎所有正三品以上文臣都跟谢迁有交情。

  “谢尚书,这件事您可不能不管!”

  “陛下御驾亲征,若有什么差池,我大明就完了!”

  “把鞑靼兵马引到内关附近,一旦内关失守,则京城危殆。于乔,你可不能放任沈之厚胡作非为……”

  各种议论实在太多,谢迁听不过来,只能拿出耐心,不停解释。

  ……

  ……

  沈溪回到兵部不久,谢迁气喘吁吁跟了过来,准备跟他算账。

  不过因为之前二人已谈崩一次,谢迁没有直接责问,而是准备先问清楚如何个诱敌深入法:

  “……不管你想怎么样,至少该对朝廷有个交待,不能你说什么便是什么。陛下对你信任有加,但你要让朝臣知道,事情没有脱离你的控制!”

  沈溪看了看谢迁,拱手道:“阁老之前在朝堂帮学生说话,学生这里先谢过!”

  朝会时沈溪跟谢迁提前没有进行任何沟通,因此并不存在唱双簧之事,只是借题发挥罢了。

  谢迁不耐烦道:“老夫不是帮你,而是无时无刻不想削弱阉党的权力,你不用领老夫的情。”

  “老夫现在只问你一句,关于跟鞑靼一战,你有何打算?老夫要你把具体计划详细道来!”

  沈溪微微一笑,回道:“若学生说并无计划,阁老是否会失望?”

  “你……你说什么?没有计划?那你……”谢迁正要加以斥责,马上意识到沈溪不可能没有通盘的考虑,暗自琢磨:

  “沈之厚这些年来无论是对外敌,还是治理地方,都目标明确,计划条理分明,这次他敢这么跟刘瑾叫板,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说没计划,骗谁呢?”

  沈溪语气平和:“学生的确没有太好的计划,毕竟鞑靼人行事不拘常理,想要将其兵马引诱到内长城居庸关一线,怕非易事。”

  谢迁厉声喝问:“那你在陛下面前还如此笃定?”

  沈溪耸耸肩:“若学生语气不那么坚决,不提出一些美好展望,陛下如何肯将权力交还兵部?再者说了,咱们计划制定得再好,但只要鞑靼人兵马未到居庸关,陛下照样不用御驾亲征。如此一来,不正合谢阁老之意?”

  “嗯!?”

  谢迁之前还埋怨沈溪信口开河,但被提醒后,突然意识到,的确如同沈溪说的那样,最好鞑靼人直接撤兵,这样正德皇帝根本就不用考虑御驾亲征之事。

  谢迁有些恼官所仰仗,朝廷出现什么问题,大臣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找谢迁解决。

  关于沈溪提出的强兵国策,无法得到文官集团支持。

  儒家中庸思想严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能相安无事最好不要主动找茬,所以当鞑靼人犯边时,大明文官首先想到的是保证自己的利益,边疆被劫掠没事,只要别抢到自己头上就行,大明皇帝不能出一点儿问题,还要确保京城的绝对安全!

  但沈溪却没有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这也是他无法得到大臣认同的根本原因。

  谢迁原本可以拿沈溪所说的那些道理进行劝解,但奈何不能把一些秘密泄露出去,尤其拿出兵这件事忽悠皇帝进而对付阉党,始终不那么光明磊落,而且谢迁现在对沈溪也不是完全放心。

  谢迁生怕沈溪只是随便找个借口搪塞他,最后还是让朱厚照御驾亲征带兵杀往边关,现在便盖棺定论,等事情出了他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谢迁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兵部之事,屠尚书最好亲自去兵部走一趟,或许沈尚书会给出明确的答复。我这边回答不了你,你也可在朝堂上跟陛下提及!”

  谢迁说话的时候显得很不耐烦,最近许多事让他肝火旺盛,稍微一刺激便心浮气躁,不太想跟屠勋做更多解释。

  屠勋生气了:“于乔,你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此等事不应该由你跟陛下说吗?沈之厚可是你举荐回京的,本指望他回朝跟阉党斗,谁知他履任兵部尚书后完全就是胡作非为,朝廷上下都无法接受他的行径,到现在你竟然还替他说话?”

  谢迁抬头打量屠勋,一脸吃惊的表情:“我几时替沈之厚说话了?朝堂上,我屡屡向陛下痛陈他的过错,难道你没听到?”

  屠勋道:“于乔,你的心思我会不明白?你想借沈之厚的手扳倒刘瑾,但你就不怕他倒向刘瑾?那时他手上有兵,反倒会成就刘瑾野心!现在刘瑾对于五军都督府尚未掌控,可一旦兵权在手,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谢迁厉声道:“别的事你怎么说都行,我听之任之,但涉及刘瑾之事,你得完全相信沈之厚,他不可能投靠阉党,难道你忘了沈家那把火?”

  听屠勋攻击沈溪人品,谢迁终于忍不住了,直接黑下脸来,冲着屠勋发火。

  屠勋本来有话要说,但见到谢迁的态度,又把话头咽了回去……他原本想说,沈家那把火太过蹊跷,或许是预谋作案的结果。

  屠勋是刑部尚书,断案经验无比丰富,经过刑部精兵强将调查后没有丝毫证据表明那把火跟刘瑾有关,反而火灾现场存在许多疑点,怀疑事情跟沈溪脱不了干系。

  屠勋道:“于乔,既然你相信沈之厚,那就应该提醒他,幸好此番陛下不是即刻御驾亲征,但若宣府战事没有按照沈之厚设想的那般发展,怕是大明江山社稷就要毁在他手中……你谢于乔不想成为大明的罪人吧?”

  谢迁怫然作色:“有些话,我自然会提醒,沈之厚是否接受又另当别论,老夫不会强行改变什么。”

  “陛下已勒令司礼监、内阁和都察院皆不得干涉兵部之事,你屠东湖若是觉得不妥,还是你亲自去向陛下陈述积弊为好!走好,不送!”

  本书来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门状元,寒门状元最新章节,寒门状元 126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