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镜梦 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三十八章 瓢箪鲶

小说:扶桑镜梦 作者:MerlinCahrin 更新时间:2020-02-19 20:19:2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阿部正弘(1819年-1857年)是备后福山阿部家第7代家主,位属谱代大名。1836年阿部的兄长六代家主正宁因病隐居,正弘继任家主之位。

  天保九年(1838年)阿部就任幕府奏者番,天保十一年(1840年)任寺社奉行见习,不久升任寺社奉行,于今年成为幕府老中,二十四岁的阿部正弘正式进入幕府的最高阶层。

  幕府奏者者的职责是负责家中武家礼式的管理,在大名、旗本参谒将军之际,奏者番负责接收大名的贡品,确认贡品内容并向将军报告。此外,将军下赐物品的命令也由奏者番传达。定员二十到三十人。

  寺社奉行掌管扶桑各地的寺院和神社的监督、祭祀、法会、修缮、人事、诉讼等事项,定员四名,手下有手留役、寺社役、检使等下属。

  初期的幕政有将军及其亲信直接管理,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建立了以老中和若年寄为中心的官员机构,之后各级职务慢慢增加,到天保年间已设有四百五十余种职位,形成以老中、若年寄、三奉行为中心的庞大官僚组织。

  幕臣分为中央官、地方官和三役职三级管理体制,诸侯分为“亲藩”(德川同族)、“谱代”(德川家老臣)、外样(关原合战之后归顺的大名)三个等级,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占据了富庶领地和交通要地。

  其中三役职是未来幕府在1862年设立的,是为了应对江户末期的政治危局。此时的幕政还是以老中为首。

  阿部正弘为人圆滑,手段高超。在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1773年-1841年)死后,大奥(将军后宫)与僧侣的“私下交往事件”被发现,当时阿部担任寺社奉行,在调查后快刀斩乱麻,将僧侣日启、日尚处决,将事态控制在极小范围,维护了幕府的名誉,因为获得了十二代将军家庆和大奥及高层幕臣的好感,从此逐渐被重用。

  日后作为首席老中的阿部正弘有“瓢箪鲶”的绰号。

  扶桑传说中有一条巨大的鲶鱼背负着扶桑诸岛,它一动身子就会发生地震,因此惠比须神便用葫芦压住鲶鱼。鲶在扶桑不但是一个破坏者,同时是复兴的代表,被称为 “改造社会之鲶”,而葫芦本身也有无病息灾的意思,瓢箪鲶便有逢凶化吉、消灾解厄之意。

  扶桑有一种叫“瓢箪鲶”的缘起物(吉祥物),外形就是一条鲶鱼背着一个小葫芦。

  但阿部正弘的“瓢箪鲶”的绰号也包含着另一种含义,在未来,谱代大名和旗本不满首席老中阿部让外样大名参与幕政并积极提拔中下级幕臣,认为他执政软弱,只试图调和矛盾,没有采取激烈手段,因此讽刺他为“瓢箪鲶”,意思是“老好人”。

  直秀说阿部“很欣赏”自己,是往自己面上贴金,其实只是见了一面而已:之前直秀治好了将军世子家祥的脚气病,阿部伊势守代表公方样和大奥出面予以奖赏,但直秀推辞了三十石的知行赏赐,言语婉转谦卑,阿部当时颇为满意。

  直秀推辞了三十石的知行,这对直秀来说是很大的牺牲。

  直秀是御家人,俸禄是足高不是石高,虽然作为二半场的堀家可以世袭职位,但这是幕府恩典,在地位上是远不如旗本阶层的。旗本的俸禄是知行,是幕府正式发官方文件“知行状”承认的,只要子孙不犯谋反等大逆,职位和待遇就可以世袭,连幕府将军也不能轻易剥夺。御家人和旗本相比,可以类比正式编制和合同工。

  所以直秀推辞了三十石的知行,是推辞了堀家晋升旗本的重大机会,但这样的推辞是有利于幕府和经手人阿部正弘的,因为这样做就不会有“小人因私事幸进”的“谣言”,直秀的所作所为称的起“忠”和谦卑,阿部伊势守促成了这样的“美谈”,对阿部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好事。

  其实直秀很想要那三十石知行,但他不敢,堀家没有什么根基,只要他接受了知行,堀家就会站在所有旗本和御家人的对面,被轻视也好、被嫉妒也好,堀家肯定要夹起尾巴忍耐个几代人。反正作为穿越者,直秀还能找到其它机会,既然已经推辞了一回,那下回的赏赐就可以当仁不让,这是以进为退的古人故伎而已。

  直秀回到江户,先去原来的上司那里打个招呼,虽然已经退职了,但还是要不定期报告,不然哪天被开除找谁说理去。只要礼物诚意够,一切都不是问题。

  接着直秀又跑了一趟象先义塾。伊东先生家人没有回佐贺,目前由弟子暂时撑起了医馆。直秀把先生的家信带到,又献上礼物,交代了伊东先生身体近况和没雇佣女仆等小事,才被伊东夫人放走。

  另外的一封家信来自长崎目付所的松前太郎,松前屋敷也在新宿町,离直秀家不远,直秀上门做客,松前家也很是欢迎。

  接着直秀专门到江川坦庵先生家拜访。坦庵先生调侃直秀,“怎么比以前拘束了”,直秀苦笑,“以前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游学之后才知门第尊严”——直秀以前作为穿越者,不敢说目空一起,但还是颇有优越感的,但游学各藩,看到武士和平民的巨大身份差异,自己也心虚了不少,坦庵先生世代高门,对自己和蔼可亲,视自己为弟子,真是此时的异数。

  直秀把米式风车、焦炭、《光学》等给坦庵先生做了介绍,应允把手里的兰书尽快翻译成扶桑语后送来,接着双方主要聊起了反射炉。

  反射炉法是此时欧罗巴大规模制造熟铁的方法。

  现在扶桑的炼铁方式是高温炉法,包括踏鞴、天秤鞴、大胴,但是产量不高、效能比差,炼制出来的主要是海绵铁、白口铁,大部分出产是生铁,少量是熟铁。

  扶桑此时制造重炮的主要材料是青铜,但青铜的成本与熟铁相比实在是太高了。

  生铁、熟铁、钢都是铁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2%以上的叫生铁。

  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钢具有生铁和熟铁两种优点,为人类广泛利用。

  1784年,英吉利人亨利•考特发明了用反射炉炒炼熟铁的方法,即普德林法,随后乔瑟夫•霍尔在1816年改进了这种方法。

  在未来的1856年,英吉利人贝斯麦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这种方法是近代炼钢法的开端,它为人类生产了大量廉价钢,但由于此法不能去除硫和磷,钢的质量不佳,因此发展受到了限制。

  之后,1879 年出现了托马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使用带有碱性炉衬的转炉来处理高磷生铁。虽然转炉法可以大量生产钢,但它对生铁成分有着较严格的要求,而且一般不能多用废钢 。随着炼钢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废钢越来越多。

  未来的1867年西门子—马丁法(平炉炼钢法)出现了。独乙人西门子和他的弟弟一起研究蓄热式热交换器以及用煤气作燃料,成功地将其用于玻璃熔化炉和熔化坩埚钢,之后终于研究成功了用生铁和铁矿石一起炼钢的方法,即平炉炼钢法。

  同一时期佛兰西人马丁取得西门子关于蓄热室炉子的专利后,试验成功了用生铁和熟铁一起熔炼成钢的方法,接着又用废钢代替熟铁和生铁一起炼钢,这就是后世通用的平炉炼钢法,又称西门子—马丁法。

  在十九世纪后期电弧炉、感应炉相继出现,但技术在二十世纪初期才逐步完善。

  扶桑一直为炼铁所苦,直到幕末还在进口“舶载铁”。舶载铁包括南蛮铁和中华的炒钢、灌钢,进口数量虽然少,但瓶颈在于运输而不是需求。

  江川坦庵先生未来在幕府命令下在伊豆韭山建立了反射炉,据说结果不太妙。

  直秀知道反射炉的大概原理,但苦于无法解释来源,兰国商馆此时并没有传出《王家莱克铸炮厂火炮铸造法》一书,所以他对坦庵先生“直言”相告,说反射炉是从九州岛的兰学者口中听闻,反射炉是目前西洋诸国炼制良铁的主流方式,细节需要从兰国商馆获取。

  荷兰商馆经常在扶桑新年后到江户参觐幕府将军,坦庵先生在心里记下此事,话题就转到直秀的两本书上。直秀之前向坦庵先生献上了《堀式农术》和《堀式稻田产鲤》,坦庵先生当时表示会在韭山做小范围检验。

  《堀式农术》中主要说明手推独轮车、甘薯、土豆、堆肥、豆金肥、牛马金肥、草木灰不可与金肥共用,堀式稻田产鲤》中说明如何在合适的稻田里养淡水鱼。

  坦庵先生说今年的检验大为成功,准备新年后在韭山大规模推广,如果收获依然不错就上奏幕府,到时也会给直秀请功。

  幕府对农学一向比较重视,直秀除了发展农学造福社会之外,也把自己家格提升的希望寄托于此,目前看来希望不小。

  坦庵先生身上学者的一面远大于幕臣的一面,因此和直秀相处的很愉快,最后坦庵先生问直秀在新年的打算,直秀坦白说还准备到九州岛、四国游学,尤其是佐贺锅岛家兰学大兴,值得重视,坦庵先生听了很是开心。

  拜访过坦庵先生先生之后,直秀又拜访了小栗忠顺、胜义邦、佐久间象山、中岛三郎助、江户三大道场、试卫馆老爷子近藤周助、浦贺料亭中岛喜次郎、车善七等等,一圈拜访下来已经临近新年了,但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需要直秀专门拜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扶桑镜梦,扶桑镜梦最新章节,扶桑镜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