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选调生 第147章 新桃换掉旧符

小说:草根选调生 作者:我是老齐 更新时间:2021-05-13 07:39:0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二十八,贴花花。国正、国大,你们几弟兄,拿着这些年画,把该帖的地方,都去贴好。”钟国正父亲指着桌子上放着的一堆年画,对钟国正、钟国大等四兄弟交代任务。

  贴花花,就是农村常说的贴年画。每当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在做好物质过年准备的同时,开始张贴年画,做好文化过年的准备。

  钟国正几兄弟便去拿着那些年画一张张的看来了起来。

  钟国正知道,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又叫喜画,起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张贴门神画是到了宋代的时候,才开始在全国普及的,道了清朝光绪年间,门神画才正式被称为年画。

  那时候的人们,之所以喜欢张贴这种年画,是因为每一张年画,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历史、神话、传说、戏曲、文学、世俗、风物、风情,渔樵耕读、士学兵商、医卜星相、三教九流等等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涉。

  年画主要是以朴实为本,不饰脂粉,人物全无媚态,颜色浓重,有乡土味儿,色彩鲜艳、刺激,给人一种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喜庆和兴奋,而受到广大农村人家的深深喜爱。

  如门神画,讲神茶、郁垒两兄弟监督百鬼的传说;“灶王爷”,主管人间饮食。等等。

  钟国正随手拿起一幅名叫《五子登科》的年画看了起来。

  钟国正的父亲见他拿起《五子登科》年画看,就对他们说道:“我们都知道,五子登科是一句成语,但它背后的故事,你们几个人知不知道?”

  钟国正系兄弟想了想,摇摇头说:“这背后的故事,我们还真不知道。那请爹爹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四兄弟异口同声的答道。

  “五子登科这个成语起源于一个故事。”钟国正父亲说道,“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据说是发生在五代后周时期。”

  “五代后周时期的燕山府,有个叫窦燕山的人,出生在一个有名的富户家庭。但窦燕山为人不好,总是喜欢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钟国正父亲说道。

  “因为做事缺德,窦燕山到了30岁还没有生出来一男半女。为了这个事情,窦燕山特别的着急。有一天晚上做梦,他梦见死去了的父亲。”钟国正父亲接着说道。

  “窦燕山死去的父亲痛心地对他说:‘你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恶名昭著,如果再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不仅一辈子不会有一男半女,而且还要短命,活不过四十岁。你必须现在开始,就要赶紧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唯有这样做,你才有可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窦燕山听了死去父亲的这番话后,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的事情了。他不仅不做缺德的事情,还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贫困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

  “从此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后来他的妻子连续果然先后生下了五个儿子。他便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培养教育儿子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培养。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当五个儿子都金榜题名后,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燕山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显贵。最后,窦燕山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他的故事还被写进了《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歌颂的就是他的这个事情,也是希望所有人的孩子,都能像窦燕山家的五子那样,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的锦绣前程。”

  “你们好好看看这幅《五子登科》年画,”钟国正父亲说完古时候,指着《五子登科》年画说道,“画中老者坐在中间,双手各抱一个婴孩,前面还有三个婴孩。孩童们各持花灯、牡丹、寿桃、石榴、香橼等吉物,就是取其连登三元、荣华富贵、延年益寿、榴开百子的吉祥寓意。”

  “我们国家历来都认为,多子多福,才能人丁兴旺;苦读书,求功名,才能光宗耀祖,世代繁衍。年画中天官戴相帽、着锦袍,身材伟岸,慈眉善目;五个孩童各个相貌英俊,活泼聪慧。刻工精细,设色华丽,一幅儿孙绕膝、祥和喜庆的画面跃然纸上,所以家家户户都喜欢贴这样的年画。”钟国正父亲继续说道。

  “正是由于这些年画背后,深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才使人们对春节赋予了一种神圣之感,保持了一种敬畏之心,让人们深思即将过去的一年,深谋即将到来的一年。”钟国正父亲缓缓的说道。

  “所以,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上、门上和灶上,贴上自己喜欢的、饱含着自己心中愿望的年画,既是一种装饰,更是一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钟国正父亲最后深情地说道。

  钟国正四兄弟把父母买的年画,按照父母的意思,一一贴好后,眼睛一闭一睁,就是大年三十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吃完早饭,钟国正就对三个弟弟说道:“贴上春联才算过年。国大、国光、国明,走,我们一起贴春联去。”

  “好的。”三个弟弟各自答应了一声,便拿的拿春联,背的背楼梯,舀的舀稀饭,开始张罗着贴春联。

  “一到年关,我就想起王安石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来。”钟国大拿着春联说道。

  “是啊。春联是我们过年时,最有特色的一个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选春联,换春联、贴春联,是所有年俗中最富有文化特质的一种年俗。”钟国正感叹道。

  “据说贴春联也有时间规定的,一般都是在大年三十这天早上的6点,到中午的12点之间贴比较好,最迟不能超过中午的十二点钟,必须要把春联贴好。但考虑到大年三十这一天事情比较多,也可以把贴春联的时间,提前到腊月二十九这天下午的一点钟,到三点钟之间张贴春联。”钟国大接过话来说道。

  “春联一旦贴起来,不仅是要告诉别人,今年的大年三十已经或者就要即将到来,春节伸手可握,同时也是告诉别人,我们已经把过年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现在就等着真正的过年了!”钟国大继续说道。

  “据说,过年帖春联,最早是起源于周代的桃符。到宋代的时候,才把原来的桃符,由桃木板改成为纸张的,那时候叫‘春贴纸’。到了明代的时候,桃符呀、‘春贴纸’呀,又改名叫做‘春联’。清代有一本叫《燕京时岁记》的书就这样写道:‘春联者,即桃符也。’”钟国正说道。

  “我在我们师专的图书馆看过一本书,说我们过年之所以贴春联,并不是想当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典故的。据《山海经》记载,那时的世界是一个鬼域世界,鬼域中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大桃树上有一只大金鸡。每当金鸡报晓时,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要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分别叫神荼、郁垒。”钟国大一边做事,一边说着。

  “鬼魂如果在夜间做了伤天害理的事,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将其捉住,用芒苇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所以天下的鬼都恐惧神荼、郁垒。民间便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钟国大继续说道。

  “后来的人们,就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被刻上神荼、郁垒名字的桃木板,就叫做‘桃符’,专门用以镇邪去恶。后来‘桃符’又变成‘春贴纸’, ‘春贴纸’又改神荼、郁垒名字为对仗工整的联句,渐渐的,‘春贴纸’就被称为春联。这也是春联为什么是红色的原因。”钟国大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春联,”钟国大说,“都是一种以春节为内容的对联,工整、对偶、简洁、精巧,展示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或几副春联贴在门上,辞旧迎新,表达新年愿望,增加节日喜庆。”

  过去读书的人少,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少,每到过年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再过小年的前后,就到圩场、商店或者铺子上,选好自己想要的对联。

  新中国成立后,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你,会写字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毛笔字写得好的人,一般都会买一些好的红色宣纸回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写上自己最喜欢的对联。

  不少的人都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春联绝大多数都是印刷的,手写的春联依然占有相应的份额。但不管是印刷的春联,还是手写的春联,只要能够反映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就是好对联。

  过年前家家户户贴春联,把上年贴的春联,不管好的新的还是受损了变老了的,都撕破扔掉,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一定将红红火火,鸿运当头,万事胜意,幸福安康。

  钟国正负责张贴春联,钟国大负责看对联贴的位置正不正,合不合适。老三钟国光正在读高中,负责扶楼梯,确保老大钟国正站在楼梯上张贴春联的安全。老四钟国明负责在春联的反面上,均匀地涂好稀饭,以确保对联在门框上不会脱落。

  在一片笑谈之中,钟国正四兄弟用了不到二十分的时间,就把所有的对联都张贴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草根选调生,草根选调生最新章节,草根选调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