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信,承光帝听的是他父亲转述的。

  世祖皇帝已经将整个宗室的后路都安排好了,所有一切都安排明白了。

  承光帝一直想知道,世祖皇帝的红匣子里,就只剩下这一封信吗?

  孝昌帝一直没说。

  那里面,还有一把剃刀!

  仿佛在说,如果连信中所说的都没有,就出家吧!

  也许,是出家,也许是让他自尽。

  孝昌帝不敢说,也没脸说。

  大明在承光帝手下退幕,其实接这个锅的,该是孝昌帝。

  可他死的早。

  最后让承光帝接锅。

  他在时,就不停联姻,这些年也不停止。

  皇族和朝臣联姻,从世祖皇帝就开始了,一直都没停止过。

  最近二十年,联姻更加密切。

  皇权衰落,皇族并没有衰落过。

  两代皇帝自杀,算是保留住皇帝的颜面。

  承光帝主动退位,又给皇族赢得了无限好感。

  准确来讲,和前朝皇帝对比,大明二十三位皇帝,起码都算贤明,起码在水准之上。

  大明朝,又达到了世界之最,极端繁荣,极端繁盛,都算有功。

  虽然对这个时代的人,感受不到世界霸主的社会地位。

  因为中原王朝,永远都是世界霸主!

  从来没有被踩在脚下过!

  没有尝过苦,哪里知道甜?

  没人知道,被踩在脚下的滋味!

  被当二等公民的滋味!

  被人瞧不起的滋味!

  这个时代的人不懂!

  但,不可否认大明皇帝之功,承光帝算是赚足了眼球,黄袍是脱掉了,金光却穿上了。

  但承光帝退位之后,深居简出,只是偶尔在报纸上发表几篇文章,他还不会用互联网,都在报纸上发表。

  对于朝政之事,从来不予以评论。

  转眼到了大明历419年。

  大明彻底形成了新的体制,总统议会内阁制。

  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其实没有大权。

  掌权的是内阁首辅。

  而真正掌权的,则是议会,因为国家大事要通过议会来讨论,最终做出决定。

  军机处更名为军机阁,为军中最高行政单位。

  八部六寺权柄归入内阁,从平级,变成了首辅高一级,和次辅同级。

  司法被单独提出来,成为第三条腿。

  但这条腿过于单薄,关键是刑部掌立法权,立法权却在内阁手里,等于说司法的权力,并不完整。

  内阁权力过于膨胀,即便军机阁和司法部合并,也无法抗衡内阁。

  所以,首辅的地位要高于总统,其实就是这个国家的掌舵人。

  首辅只有四年任期,最多两届,总共能干八年。

  这是当时正始帝拿来碰臣权的,结果真的付诸实践了。

  因为谁都想当首辅!

  谁都有权力欲望,就增加了这种限制。

  而总统,也是一样的任期。

  都是八年,总统和首辅,是互相举荐的。

  本来规定,总统应该是朱家人来当,结果,朱家人拒绝,没人愿意当这个受气虫。

  之所以设立总统,其实是为了制衡首辅的。

  只有两个人当头的时候,才会开始内斗,下面人才会盈利。

  三个人,就是江湖!

  两个人,一男一女,还可能小小的和平共处,一旦是同性,那么抱歉,也是小江湖。

  新制度试行四年。

  大明历423年,朝廷加强了司法权,把刑部、都察院、监察司从内阁中拿出来。

  首辅权柄遭到压制,这回算趋于平衡。

  总统的权力,主要负责外交。

  等于说,总统全世界飞,首辅呢,负责管理国内政务,一个是鸿胪寺卿,一个是皇帝。

  总统心里不平衡可以呀,斗呗。

  体制的本质,就是要斗。

  承光帝隐居幕后这些年,却在偷偷地组建政治家族。

  世界上姓朱的把这座权力的山峰给围住了,谁想登顶,都得经过朱家人同意。

  承光帝借此机会,转型为政治家族。

  他先培养自己的外甥,去当总统。

  再培养自己的侄孙去当首辅。

  最多二十年后,大明的权力,又回到了朱家人的手里。

  朱家有钱,通过联姻,又获取了政治资源,本身承光帝就有巨大的声望,这些年他又专心著作,一直在养望。

  他并没有寻求复出的机会,而是在培养自家人。

  他制定了家训,家主必须由公正无私的人来担任,朱氏宗族,永远不可内斗。

  其余时间,就是整理历代皇帝的语录,整理出版。

  还会去举办文明祭扫。

  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出现基本都是在各个皇帝的墓前,负责扫墓,偶尔接受采访,他说话风趣幽默,获得更多的拥趸。

  在所有明人心中,他是伟人,世界上最伟大的几个人之一。

  他肯主动退位,将至高无上的权力拿出来,足以称一句伟人。

  关键是,退位这些年,他一直不参与政治,一直在研究学术,他可是当了四年皇帝,十几年秉政太子的呀!

  他对政治的处理,可谓登峰造极。

  这样一个权力动物,居然耐得住寂寞,完全不看朝政。

  最关键的是,他不是被赶下台的,而是主动退位的,他越这样恭谨,越让人喜欢。

  甚至民间产生支持当首辅的声音。

  承光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朱氏宗族的底儿还太薄,经不起折腾。

  他需要慢慢夯实基石,培养更加有能力的后代。

  最关键的是,他如果这个时候上位,反而会让人认为他居心叵测,还不如当一介平民。

  其实,朝堂上何尝不是紧张承光帝要参加竞选啊。

  内阁首辅,是选出来的。

  是经过议会23个人投票选出来的。

  整个过程,是直播的。

  明票选举,并说出理由。

  首辅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讲话,承诺他要做到什么,他上来的目的是什么,为百姓要做多少事等等。

  前四年是考察期,只有完成了讲话中的内容,才能再干四年。

  然后就回家吧。

  看似是首辅主政,其实背后是议会23个人主政,这些人来投票决定。

  除了退位的皇帝,宗室里的贤王,和勋贵中推举出来的这三个白身外,其他人都是当朝官员。

  勋贵推举出来的,基本都是爵位最高的那个。

  对了,在大明历419年,勋贵的权柄被削没了,爵位变成了荣誉奖章,任何实际效用都没有了。

  爵位该封封,但不能享受特权了。

  这是皇帝退位带来的恶果之一。

  宗室里的贤王,其实就变成了总统。

  因为皇帝都没了,宗室也不复存在了。

  皇帝这个位置,可无人敢动,未来都会由朱家的家主来担任这个席位,永久保留。

  天下大事,就由这23个人来决定。

  前几年有人提出,多加几个人,经过考量后,都觉得23个人正合适。

  像都察院、监察司、军纪司等部门,不该出现在决策范畴里,他们是监督的言官,就负责监督就好了。

  立法、司法、言官形成一个庞大的监督部门。

  本质就是监督权力的实行。

  这回顺利从皇帝制,进化到了符合时代浪潮的新制度。

  民主,自由,平等!

  是新时代的口号!

  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大明终于做到了。

  当初这个口号提出来的,还是世祖皇帝的,距离世祖皇帝驾崩,已经过去三百年了。

  大明终于完成了他当年的期望!

  即便过去快三百年了,天下人还在怀念世祖皇帝

  到了今天,六个字已经不能涵盖大明的新思想。

  大明剧变

  藩国也跟着剧变,联邦制,不再是几个家族轮流做了,也在改变皇帝制的存在。

  但他们,是遵循世祖皇帝的思想,转型成为政治家族。

  允许其他家族跟着掌权,共享权力。

  但如何才能让权力回到自己手里呢?

  票!

  只有走这条路,才能让权力还在朱家人手里。

  联邦制,一定会走向这条路的,这是政治家族决定的道路。

  大明其实也想走这条路。

  因为皇族已经转型成政治家族,只有票箱子,才能让他们走上再次登顶的希望。

  不然,大明的政治家族,什么时候才能当上首辅呢?

  23个人,起码要收买12个人。

  这12个人为什么要听你的?

  人家都是官员,大家都有不同的政治诉求,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再说了,首辅的位置谁都想上,凭啥支持你呀?

  皇帝轮流坐,这回真的轮流了,凭啥还让伱家坐呢?

  所以,即便朱家转型成政治家族,想再获取权力的道路,也是茫茫无期。

  归根结底,是大明皇帝没有皇权了。

  没有皇权的政治家族,就是一只肥羊,想登顶,慢慢熬吧。

  承光帝深知这条路的艰难,所以,承光帝一直深居简出,主要就是为了获得名望。

  摆在朱家面前的,要么是挑起战争,以战争为借口,重新掌权;要么就让民间乱起来,朱家人借用名望,再次掌权。

  重返政坛,难之又难。

  但是,世祖皇帝却给留下了最后一条锦囊妙计。

  一个朱家人倒下了,却有千千万万个朱家人站起来。

  把所有朱家人连成一体,结成同盟,帮助很多朱家转型成政治家族,重新攫取权力。

  这是世祖皇帝在二百六十年前,想到的今天模样。

  提前埋下的伏笔。

  承光帝这些年,一直在联络散居在全球各地的朱家人,挑选好苗子,集中培养,并支持帮助几个家族转型成政治家族。

  这是承光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他要借用自己的政治威望,帮助朱家重返政坛。

  那么,议会席位就太重要了,绝对不能丢掉。

  这是朱家重新崛起的本钱。

  大明历429年,大明已经没有皇帝十七年了,天下还是这样,皇帝制在与不在,老百姓还是过一样的生活,骂一样的街,只不过现在骂的是总统罢了。

  这个时候,才有人意识到,似乎有些错怪朱家皇帝了。

  皇帝制没了,生活也没好到哪里去呀。

  甚至说,一年不如一年。

  为什么呀?

  起起落落才是经济,站在顶层的人,总要吃穿住用行的,人家总要排放碳的……

  百姓嘛,就如同养在猪圈里的猪,哪怕换了猪圈主人,猪还是猪。

  有人会清醒吗?

  不会的。

  只要你是里面的猪,就永远不会清醒,因为猪怎么会懂人的世界呢?

  大明继续往前,人也得向前看。

  皇帝制回不来了。

  希望总统议会内阁制能好一点,嗯,就剩下这点希冀了……

  大明历431年,承光帝病逝在家中,朝廷给他上庙号为烈宗,这是世界上最后一位皇帝了。

  承光帝的遗嘱是,火化,埋葬在世祖皇帝身边。

  这一天,也许有人还会想到世祖皇帝。

  是他一手将大明带到了今天。

  也是他,制定了世界新格局,还是他,让这个世界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有人会说他有过,因为他改变了世界本来面目,充满伪善,其实是个自私自利的权力怪物等等。

  也有人说他有功,大明富有世界,大明昌盛至极,都是他的功劳。

  可当人眼睛闭上的时候,别人的功过是非,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总去评价别人,却不过好自己的日子。

  你总去思考国家的人生,却忘记了,你只是芸芸众生之一,无论如何都跟你没什么关系。

  你总去评判史书里的人物,却不会看看眼前的生活呀,能被史书记载的人都是那个时代顶尖人物呀。

  甜蜜与苦涩。

  只取决于你的心。

  如果你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那么你品尝任何东西都是苦涩味道的;当你学会了知足,才会发现,什么东西都是甜蜜的。

  人呐,不该有过高的欲望。

  因为你只是普普通通的那个人啊。

  你改变不了任何人的,你是想法只是你的想法罢了,不会改变世界,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也不会改变一草一木。

  人呐,学会知足吧。

  老人总说这是命啊,年轻的人总不愿意相信,狂浪和自由是年轻人追求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有啊。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命啊。

  命运啊!

  何为命运?

  朱祁钰生来之时,就注定了,他有登基的可能!

  朱祁镇挥霍了那么多,还能夺门!

  承光帝哪怕退位了,他依旧是皇帝!

  于谦伟大,可伟大的人为什么是他呢?

  朱见漭为什么能打下东欧啊?

  命运啊,一切早就注定了……

  人呐,该学会低下头了。

  看看自己吧,看看自己的小日子吧。

  也许,连自己的人生都无权支配,这才是生活呀……

  大明的未来,无限绚烂,你我的人生,也要抛弃那些有的、没的、不该有的,向前看,你我的未来也会无限绚烂……

  【正文结束】

  【还有番外】

  还有三章番外,最晚明天全写完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