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颠之影 第四十一章 上层社会的流通性

小说: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更新时间:2024-05-19 00:18: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正当休息室中的女士们在热烈的讨论着大富翁达拉莫伯爵和他在伦敦大学里培养出的乖学生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时半刻闲暇的亚瑟终于有时间干点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虽然他在外交体系中的职务并不高,但是由于他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并且他的工作还受到了国王陛下与威灵顿公爵等人高度重视,所以,外交部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亚瑟与其职级并不匹配的情报权限。

  也就是说,他能在不列颠驻法兰西的公使馆的故纸堆中随意挑选符合他心意的历史遗留文件。为了帮助亚瑟做好汉诺王国新宪法的警务改革调研工作,事关警务方面的文件对亚瑟更是毫无保留的。

  而今天亚瑟挑选的佐餐读物是前拿破仑帝政时期与王政复辟初期法兰西警务大臣约瑟夫·富歇在滑铁卢战役结束后写给威灵顿公爵的一份备忘录。

  ——如果有人能够切实地维护大众利益,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不挑战他们的固有偏见,让他们丧失思考与行动的能力,或者能够操纵他们无知而又易于轻信的特点,那么民众就能乖乖地保持平静。当下,我们的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含许多进步成分,同时也催生出了一些新的邪恶力量。如今,古老的顺从传统已经过时,而循规蹈矩的方法也已经无法驯服人们。

  ——拿破仑·波拿巴之所以轻松夺权,与波旁王室自己犯下的错误脱不开干系,这帮人固执的认为王权之所以被颠覆,是因为有巨大的阴谋在其中作祟,这种致命的偏见愚蠢至极。他们总是不加分辨地使用线人,并在处理情报时不加以鉴别,更没有多留个心眼。

  ——根据我在工作中的经验,警方的线人每天都要提交报告,以换取酬劳和对他的热忱的肯定。如果他们没有东西可写,那他们就会捏造出来。如果意外发现什么,他就会夸大其词,以突出自己的存在感,这种错误的情报常常造成政府的误判,并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抬高到政变与起义的角度。

  ——当这种政变与起义的担心弥漫开来,越来越多出动的军队、军警会使得社会中的空气变得躁郁,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使得社会各阶层中都滋生不满情绪。这种不安的气味让那些异见分子一嗅便知,他们开始互相串联、组织,然后,那些本不该存在的政变和起义就真的在这样的氛围中生长出来了。

  ——当然,这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阴谋也并非总是一无是处。如果政府可以抓住编造出来的危险机会,养着一个阴谋足以让政府借机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权力。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政府本身应当是清醒的,他应当明白这个阴谋是虚假的又或者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而不是同样被阴谋论的恐惧左右了思绪。

  而在备忘录的下方,还留着一行先前历任英国驻法大使留下的读书笔记。

  身为外交情报人员,他们对于富歇的见解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但是在亚瑟看来,那都是些行外人看热闹似的评语。

  或许在自然哲学方面,他的意见不够权威,但是在警务管理与情报方面,亚瑟还是小有心得的。

  他取出衣兜里的钢笔,学着历任驻法大使的做派,同样在文件下方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事实上,复辟的波旁王朝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们没有重视富歇的建议,并且撤掉了他的职务,转而任命埃利·德卡兹担任了新任警务大臣。根据历史文件显示,在王政复辟的最初几年当中,法兰西国内并不存在大规模、有组织的颠覆活动,然而德卡兹的警察却抓人上瘾。

  ——有人因为呼喊“皇帝万岁!”或者“打倒波旁王室!”而被逮捕,还有人因为失去工作后醉酒发脾气,或者对老婆发火,对税率或者面包价格表示愤怒,甚至于仅仅是表达心情沮丧和不满,便遭了牢狱。

  ——这些被抓的人被强迫承认自己在酒馆的发酒疯的行为实际上是在辱骂王室、辱骂保王分子、是在耍流氓,而他们本人则是一个极端的共和分子或是波拿巴分子。他们频繁光顾的酒馆也成了警察口中的反对分子大本营,这些平时在码头、工厂里卖力气的普通人也不知道为何多了一段去过柏林、伦敦或是纽约的经历。

  ——在这一时期的法兰西人,就连穿着打扮也得非常注意。巴黎知名警探弗朗索瓦·维多克先生告诉我,在德卡兹主政的警察时期,有的人会因为衣服上镶嵌有‘帝国之鹰’的纽扣遭到盘查,还有一個珠宝店学徒因为身穿粉白紫三色相间的衣服遭到逮捕,因为警察们怀疑学徒这么穿衣服是为了展示其对于三色旗(红白蓝)的信仰。

  ——巴黎消防队也一度被怀疑忠诚,原因是在国王护卫队通过时,这些消防队员没有举枪致敬。在1818年1月到1830年6月七月革命前夕,记录在案的针对当局的暴动数量共有704起,而其中只有约占6%的暴动,即43起是有政治诉求的。

  ——在这一点上,公共马车夫与邮车车夫的报告,显然要比警方线人更加真实,车夫们的报告通常是在反应一些生活的小细节,他们记录了人们争吵谩骂政府的真实原因,大部分人思考的目标是如何挣得足额的黄油和面包,而不是政治问题。

  ——哪怕是在那43起有政治诉求的暴动中,他们的所谓政治诉求也是与基本生活需求挂钩的,1816年到1817年在法兰西爆发的叛乱几乎全都与火山爆发引起的粮食短缺有关,1819年里昂爆发的勒德运动初衷是为了抗议新引入的印花机器。

  ——管理警察部队与线人体系是一门艺术,这不是可以用指标量化固定的名额。警察部队逮捕政治犯的频率与人数,通常不是与异见分子的真实数目挂钩,而是与政府以及政治头面人物对阴谋论的深信程度挂钩的。如果大人物们对颠覆阴谋深信不疑,线人们很快就可以给你变出半个国家的反对派,如果你将这群人关进监狱,那么很快他们就会变成货真价实的反对派了。

  ——维多克先生向我坦诚,警方的线人们在王政复辟时期经常建立‘某种政治捕鼠器’,这帮靠赏金吃饭的家伙会同体力劳动者打成一片、喝酒唱歌,他们教工人们唱冒犯波旁王室的歌曲,将他们置于虚构的颠覆活动中,然后便可以通知警方将这群酒蒙子逮捕。

  ——在图卢兹,当地警察甚至有过故意煽动粮食价格暴动的行为,他们私下印刷谴责波旁王室的小册子,并派人将它们分发到市场上去,然后便可以堂而皇之的抓捕那些不明所以、毫无组织、只是凭着不满情绪谩骂政府的市民。

  ——波旁王朝死于七月革命的经历,究竟谁出了最大的力,我想那些因为粮食价格上涨而不满的法兰西公民只占了三分之二的作用,波旁王朝的管理方式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则占到了三分之一,至于那些专业的政治党徒,他们所做的事不过是在车快到站的时候,一脚把门踹开了。

  ——针对这样的行为,我想在苏格兰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在汉诺威王国的警务改革过程中,都是必须要引以为戒的。

  亚瑟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关于警务改革发展的见解,他刚刚放下笔,正想着喝杯酒缓缓,岂料还不等他端起酒杯,便听见耳边传来一阵颇为欣赏的赞叹声。

  “布鲁厄姆勋爵向陛下建议派你去汉诺威编写新宪法的警务改革部分,真是没有选错人。”

  亚瑟抬起头达拉莫伯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亚瑟的身边,他的身边还有一位女伴,那是一位亚瑟在伦敦时就见到过的美丽夫人——俄国驻英大使利文伯爵的妻子,利文夫人。

  利文夫人笑眯眯的望着这位二十多岁的杰出青年,一如既往用她欢快的语调问候道:“黑斯廷斯先生,喔,不,现在应该是爵士了。你从前送我和考珀夫人的那台留声机相当好用,我现在简直一天都离不开它,这次来巴黎的时候,都把它带在身边呢。”

  如果亚瑟望见这位深藏不露的俄国女特务,脑子里顿时想起了替他开眼的利物浦爆炸案。就算那件案子利文夫人不是主使,最起码也曾经深度参与了,然而她今天却如此施施然的拖着旖旎长裙站在他的身边,就仿佛是个没事人似的。

  如果不是亚瑟对于爆炸案有个模糊的认知,说不准今天还真让她给骗了。

  不得不说,就算是在大多心狠手辣的上流夫人当中,利文夫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个中翘楚了。

  亚瑟摘下帽子站起身行礼道:“夫人,没想到居然在巴黎见到您了。此时正是伦敦的社交季,您怎么有时间跑到巴黎散心呢?”

  利文夫人言笑晏晏:“往常我都是一半的时间在伦敦,一半的时间在巴黎。但是去年因为霍乱的关系,我几乎一整年都没来巴黎,所以今年刚开春我就迫不及待的过来同我的几位好朋友联络联络疏远的感情了。”

  利文夫人的话刚刚说完,便听见了一阵阵长裙摩擦地毯的声音,浓郁的香水味儿扑鼻而来,几位贵气凌人的夫人正满脸笑容的朝着利文夫人的方向走来。

  亚瑟心想:“看来这就是她在巴黎的老姐妹们?”

  果不其然,利文夫人发现有人靠近,当即笑着向达拉莫伯爵请辞道:“阁下,接下来是淑女们的茶水时间了。”

  达拉莫伯爵闻言,只是笑着开玩笑道:“我本来还想邀请您跳一支舞呢。大伙儿都说,在奥尔马克俱乐部,您的德意志华尔兹跳的是最正宗、也是最华丽的。”

  利文夫人眨了眨眼睛,她的长睫毛颤动着:“或许今后还有机会,您不是马上就要去彼得堡担任驻俄大使了吗?不久之后,我也打算回去一趟看看我的兄弟姐妹。”

  达拉莫伯爵摘下帽子道别:“那咱们就彼得堡再见了,女士,祝您今晚玩的开心。”

  利文夫人微微点头,随后便微微抬起下巴,冲着那几位在巴黎的朋友迎了上去。

  达拉莫伯爵看见利文夫人走远了,笑容渐渐浅了下来,他坐在亚瑟的身边随意的聊着天:“你对利文夫人有什么看法吗?”

  “看法?没有。”

  “是吗?”

  “我只是有点成见。”

  这位向来直率的伯爵瞟了亚瑟一眼,嘬了口雪茄颇感兴趣的问道:“你莫非追求过她?然后被拒绝了?胆子挺大呀,小子。”

  亚瑟刚开始也不明白达拉莫伯爵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转瞬他又想起了利文夫人广泛的‘交际圈’,英国前首相威灵顿公爵、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子爵等等……

  亚瑟想到这儿,只能谦虚的回了句:“对于利文夫人来说,我的身份还是太卑微了。”

  达拉莫伯爵一听到这话,立马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开口鼓励道:“别泄气,小伙子。利文夫人盯上威灵顿公爵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大人物了。但是当梅特涅向他求爱时,梅特涅的地位可没有那么崇高。至于帕麦斯顿,那家伙和利文好上的时候,在不列颠政坛也只能说稍有影响力,远远算不上大人物,更何况他当时还欠着一屁股外债呢。你只要勤奋点,嘴巴甜一些,终究会有机会的。”

  亚瑟怎么也想不到达拉莫伯爵的嘴里居然会说出这话。

  不过他能说这些,最起码可以说明一点,对方确实是在把亚瑟当作自己人看待了。

  既然达拉莫伯爵如此敞亮,亚瑟也不掖着藏着了,他轻声咳嗽了一下:“阁下,我的意思是,我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情报价值可言。苏格兰场一直怀疑她是沙皇的间谍,而且从她接近大人物的习性来看,好像也确实是这样的。”

  “哈哈哈!”达拉莫伯爵听到这话,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小伙子,你真是太大惊小怪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谁都知道这些混迹社交圈的外国夫人,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担负着刺探情报的任务。只要伱能把握好尺度,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就行了。有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利用这群夫人去替我们递话呢,那些不好放在明面上说的话,我们一般都是交给她们帮忙转达。”

  “嗯?”亚瑟一挑眉毛道:“是这样吗?”

  达拉莫伯爵晃荡着酒杯道:“没错,就像是你在苏格兰场使用线人一样,和夫人们当然要处好关系,但是又不能处的太深入了,她们的话是有作用的,但是你也不能全相信了。喔,对了,我这里说的不能太深入并非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亚瑟闻言不禁肃然起敬道:“阁下,您才来巴黎没多久,就连巴黎的腔调也学会了。”

  达拉莫伯爵也开玩笑道:“我的学习能力还是不如鲍宁先生,他可是会一百多种语言呢。”

  说到这儿,达拉莫伯爵又一本正经道:“亚瑟,如果你真的能与利文夫人处好关系,对于我们将来在彼得堡的工作绝对是大有裨益的。你应当知道,她的哥哥本肯多夫伯爵是俄国御前办公厅第三厅的最高长官,她在欧洲社交圈里掌握的能量也远比你能看到的更高。当然,这不是一个命令,而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我只是觉得年轻人如果喜欢什么东西,最好不要轻易言弃,更何况当下你正好有个趁虚而入的机会。”

  “趁虚而入?”亚瑟被达拉莫伯爵搞得一头雾水:“阁下,您的意思是说她把帕麦斯顿子爵踹了?”

  达拉莫伯爵笑眯眯的:“不是,踹个男人对于利文夫人来说也太稀松平常了。再说了,帕麦斯顿子爵与她的关系依然挺好的,我暂时看不出两人分开的兆头。”

  “那您说的是什么?”

  达拉莫伯爵扫了眼四周,确定没人监视他们之后,这才俯下身子低声道:“你应当知道沙皇尼古拉一世很反对七月革命吧?如果不是后来梅特涅苦苦劝他,他甚至直到现在都不愿意与当前的法国政府建交。”

  亚瑟思索了一下,他微微点头道:“可是这与利文夫人有什么关系?”

  达拉莫伯爵道:“虽然沙皇最终承认了法兰西的现政府,但是当初七月革命发生时,沙皇的第一反应是召回所有在法国的俄国贵族。俄国的奇恰戈夫将军当时已经退休了,常年居住在巴黎和我国的布莱顿,所以他给沙皇写信,希望能够豁免于规定。但是尼古拉一世对奇恰戈夫的回应是,他被剥夺了在俄国的所有财产、荣誉、衔位,甚至国籍。

  而利文夫人当时也在巴黎,甚至直到现在也经常来到巴黎小住。也就是说,她同样没有遵守沙皇的规定。虽然她没有像奇恰戈夫那样受到同等程度的惩罚,但是从我们得知的情报来看,她已经被沙皇疏远了,甚至连她的哥哥也主动与她断绝了关系……”

  将这些事情连在一起,亚瑟忽然对利物浦的爆炸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怪不得这老娘们儿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替沙皇干这种事情,原来是为了想要讨尼古拉一世的欢心,以便重新夺回她在俄国宫廷中的地位。

  亚瑟端着茶杯略微沉吟:“也就是说,她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她就像是个溺水的人,想要尽可能的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绳子吗?”

  “说不定。”达拉莫伯爵喝了口茶:“毕竟沙皇办事并不像是不列颠那么体面,惹怒了他,谁知道哪一天宴会结束后,利文夫人就会被炸弹送上了天呢?据我所知,巴黎的俄国间谍可不在少数,那些突然出现的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俄国贵族,他们悄无声息的来,又悄无声息的走,你觉得他们是干什么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不列颠之影,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大不列颠之影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