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

  陕甘边区。

  “这里是···”

  著名磨擦专家,朱槐兵朱军长,看着眼前空荡荡的空地,很是沉默了好一会。

  “这里是229团的营地。”

  随行的参谋补充解释。

  “229团呢?”

  朱槐兵看向参谋。

  “···”

  参谋顿时沉默。

  倒卖士兵的事情已经开始一年,其实呢,大家都知道部队开始大范围人员流失。

  但是打不过!

  真的打不过!

  装备其实差不多,但就是打不过。

  也不敢打。

  郑洲三三九团的情况,可不是个例,而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进攻部队往往气势汹汹的扑过去,然后就全部投入敌人的怀抱了。

  这能怎么办?

  闹到自家内部人心惶惶。

  如果不是日本人最近在和土八路拼命,如果不是高层紧急提高了士兵待遇,恐怕前线都要崩溃了。

  但问题依旧十分严重。

  法币依旧在贬值,

  即便在山城,一斤高粱如今都需要两百法币,而且还是劣质掺着杂物的散装高粱,一斤高粱有二两杂质的散装高粱。

  要知道,在抗战之前,两百法币,你可以买到四头牛。

  而在八路军根据地。

  一斤高粱,一斤精装的,没有一丝杂质的高粱,只需要两毛钱。

  法币宛如废纸。

  如此情况下,部队能不散么?

  就算对面不花钱买,最终部队恐怕也是会散架。

  只是··

  “应该在附近?”

  参谋没想到,二二九团居然连营地都不见了。

  “后者,他们也···”

  参谋没继续说下去。

  但谁都知道,后面是什么。

  或者,二二九团,也加入了土八路,加入了对面那一支真正的军队。

  “查!”

  摩擦专家语气歇斯底里:

  “一旦发现229团团长,立刻军法处置。”

  “是!”

  参谋嘴里应和着,心里却在想。

  是不是也该离开了?

  这支部队,好像没救了。

  未来的中国,是属于八路军的,他也该选择了。

  再说了。

  就算不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的根据地,随便找一个活计上,也远比在这里好得多。

  他一个月一万法币。

  听起来很多很多。

  如果是在三七年,恐怕能羡煞一片人,但现在,也就购买五十斤高粱?

  还是劣质高粱。

  ···

  “预计从四月中旬开始,水腰子兵工厂就能达到每天生产三十万发子弹,五百支枪支,一万枚手榴弹,一万枚掷弹筒榴弹的生产速度?”

  “好好好!”

  边区。

  驻守部队司令听到来自太行总部的消息,顿时大喜。

  如今部队最大的问题,就是轻武器不足。

  120迫击炮足够了。

  去年每个月可以到手六十二门,年后,独立团组建了重炮营,增加了炮兵编制,减少了步兵编制,使得每月获得的120迫击炮达到了八十门。

  近期,部队都是阵地防御战,兵力充足,很少发生阵地被攻破,部队被击溃歼灭的事情,所以火炮损失比较小。

  120迫击炮质量非常过硬,极少发生故障。

  所以这么多月积累下来,已经有了六百门120迫击炮。

  全军按照独立团的组织装备表,组建了五十个主力团,每个主力团都有四门。各旅师部还有组建炮兵团,独立炮兵营。

  其中,边区部署有五个主力团。

  以及,

  两个独立炮兵营,一个独立炮兵团。

  也正是因为这些火炮,再加上经济攻势,使得最近边区非常安静,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但五十个主力团,总兵力也不过十五万人。

  因为目前部队装备,只能满足十五万人规模。

  而随着大量果脯部队加入,目前仅仅边区,就有二十九万作战部队。

  而且还在每天以数百人的速度增加。

  虽然根据总部制定的新编军队计划,目前边区二十九万部队中,只留下一半,毕竟未来部队将会装备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对士兵素质要求很高。

  也不再需要那么多人。

  但即便留下一半,也有十五万人。

  五十个主力团了!

  太岳根据地有可作战部队,相当于四十个团。吕梁山区根据地,有可作战部队相当于五十个团。太行根据地,有可作战部队八十五个团。冀南根据地,有可作战部队相当于七十个团。

  如此庞大的部队,却没有足够的武器,很多战士,甚至连汉阳造都不够。

  不然早就把鬼子推平了。

  如今,希望终于来了。

  自家根据地,可以生产合格的崭新武器装备了。

  “总部命令我们。”

  汇报的八路军干事继续说道:

  “加大力度。”

  “好!”

  “哈哈哈··”

  边区指挥官顿时大笑起来。

  虽然部队开始挖果脯墙角,但其实力度并不大,每个月预算仅仅一千两百万银元。

  至于原因,是因为自家根据地军官不足,贸然吸纳太多果脯士兵,会导致部队内部出现混乱,得不偿失。

  但现在,总部培训的,是用李云龙搞来的军事教材,总结整合这一年来,根据地发展经验,自己摸索出来的思想教材。

  以老红军,战斗英雄等为基础,从而培训出来的营连基础军官,三千多人已经毕业。

  即将投入各部队。

  抗大也培训了一千多名政委苗子,投入部队。

  进一步提高部队文化水平,普通指战员战斗水平的时机已经来临。

  自然而然的,也该对果脯部队下狠手了。

  那边可是有不少人才。

  飞行员,坦克驾驶员,机械后勤士兵,让部队十分眼红。

  “预算是,每月六千万银元。”

  “六千万?”

  司令心里一惊。

  虽然预计中,要加大力度,但之前每个月一千两百万银元,现在突然涨价到六千万,直接暴涨五倍。

  太狠了吧。

  不过嘛、。

  “好!”

  司令满意点头。

  他喜欢!

  ···

  “团座,情况比我们预想的严重很多。”

  与此同时。

  三五八团驻地。

  方立功将一份他亲自走访总结出来的调查报告,交给了楚云飞。

  “竟然已经严重到了如此程度。”

  看着手里方立功的调查总计报告,楚云飞长叹一声。

  “看来,是我们错了啊!”

  许久之后,楚云飞长叹一声,并总结出了一句话:

  “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确实。”

  方立功也叹了一口气。

  在日本人来之前,他们和李云龙那群人虽然双方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

  但在对基层村镇地盘和人口的控制方面,双方也是争夺的非常激烈,而在这个过程中,果脯其实并没有吃多少亏。

  甚至占据优势。

  因为,那些实际控制基础村镇的地主,商人会本能的靠近果脯,从而使得自家果脯通过这些人,控制基层村镇。

  而支持土八路的那些所谓的老百姓,根本没有话语权,自然自家果脯占尽优势。

  这个争夺,即便是合作打日本人之后,也依旧十分激烈。

  因为控制的地盘越多,获得的财政资金就越多,收拢的资源就越多。

  只是··

  近期,事情出现了变化。

  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路军拿出来的,廉价的,充足的,优质的粮食涌向市场,再加上大量招工,以高工钱招募工人,那些依靠粮食的地主,纷纷破产。

  没办法。

  劳力都被抢走了。

  那些地主们,几乎都找不到人种地,最后只能乖乖的把地卖出去。一年在地里收到的粮食,还不够支付种地农民工资的。

  不卖地,能怎么办?

  就算用一些手段,把地种下来,粮食卖不出去,种地完全亏本。

  两毛钱一斤的高粱,三毛钱一斤的小米,成本也不止啊!

  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卖地。

  资金充足的八路,自然把地都收入手中,然后给老百姓种。

  一套动作下来,和果脯一条心的那些地主们,完全丧失对地区的影响力,以至于,果脯对土八路根据地几乎毫无办法。

  然后,以低价粮食为基础,展开养殖业。

  养鸭,养鸡等等。

  最后,这些鸡鸭猪,都被部队采购,既解决了市场的问题,还给民兵,给部队士兵提高了伙食。

  士兵吃的更好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

  双赢。

  至于以什么卖身契等等手段,强迫免费种地的··

  李云龙那伙人的手段也非常简单,以对抗鬼子为目的,建立全名身份制度,每一个人,都必须登记在册,成为民兵。

  做好必要时候,参加部队和鬼子作战的准备。

  当然,参加民兵之后,不强迫训练,而是以粮食为利益,吸引人们参加训练。

  你敢以不合理契约,和强迫威胁手段,对付军队?

  是在帮鬼子么?

  一套手段下来,不需要多长时间,生活水平提高,腰包开始鼓起来的人们就开始疯狂的支持土八路。

  老百姓们纷纷参加部队。

  甚至放弃打工机会,参加民兵训练。

  而那些和土八路相邻的人们,也会想尽办法向土八路根据地靠拢,而相邻的地主们,则是因为挡不住廉价商品粮食的涌入,提桶卖地跑路。

  如此一来。

  甚至土八路都没发力,那些和土八路相邻的,本来是果脯控制的地盘,就变成了八路军的根据地。

  谁也挡不住。

  慢慢的,果脯控制的地盘,也越来越小。

  此时,

  方立功手里的统计报告,就是统计晋绥军三五八团附近的地盘,对周边村庄的控制力度。

  在驻扎这里之初,楚云飞做过统计,三五八团周边的村镇,有三十七个处于三五八团控制范围内,都是果脯派人在管。

  但现在!

  这个数量是零!

  零!

  三五八团,除了驻扎县城还在果脯控制范围外,其余的都归八路军控制了,村长,镇长等结构,都是土八路任命的。

  执行的政策,也都是土八路的。

  甚至连学校都建立起来了,县城里的人开始向外流失。

  楚云飞一眼看出了核心——跟着八路军,能顿顿吃饱人人穿暖,工钱高。而在果脯控制区,大部分人偶尔吃一顿饱饭都是奢望。如此局势,就算拿枪威胁,也挡不住。

  “我们还有多少人?”

  楚云飞再次问道。

  不需要调查,也能知道,他三五八团附近的地盘都是如此情况,其他驻军周边的局势,可想而知。

  如今的晋地。

  除了鬼子控制的重镇,几乎全部落入土八路之手。

  “两千五百人。”

  方立功犹豫了一会,才回答。

  “两千五百人。”

  楚云飞叹了一口气。

  他三五八团都只剩下两千五百人,可想而知,其他晋绥军部队是什么情况。

  如此情况,几乎意味着,

  晋绥军,

  即便在败退太原后,依旧有十二万主力部队,总兵力超过二十万的晋绥军,在今后不多的日子里,会在悄无声息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大势无法阻挡。

  别说其他团,就算是三五八团,他楚云飞下令,和八路军开战,恐怕解决也不会好339团多少,甚至更加严重。

  不会有多少士兵和八路军作战。

  不仅仅是待遇。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晋绥军大部分都是晋地人。

  而八路军主要核心根据地,也在晋地。

  这些士兵的家人,这些士兵的亲戚朋友,都得益于八路军,吃饱了饭,穿了暖和的衣服,买到了便宜好用的药,住上了暖和的房子。

  过上了好日子。

  谁舍得亲手打破好日子呢?

  “团座,我们要挡住··”

  方立功提议道。

  三五八团从五千人,变成两千五百人了。

  如果再不拦截离开的士兵,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一千人了。

  “没必要。”

  楚云飞叹了一口气:

  “挡不住的。”

  挡不住的··

  方立功楞了一下,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是啊!

  挡不住的!

  谁也挡不住的。

  除非效仿土八路的待遇,给士兵吃好喝好,军饷给足,否则挡不住的。

  别说什么部队,别说什么军法从事。

  军法没用。

  说到底,大家都是中国人!

  都是抗日队伍。

  但果脯能做到的?

  虽然土八路有外来援助,但是,如果果脯也获得外来援助,能像土八路一样,给基层士兵好待遇,给老百姓谋福利么?

  甚至,以暴力威慑,提高工人工钱么?

  “是!”

  方立功立正敬礼。

  答案显而易见。(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客户李云龙,我的客户李云龙最新章节,我的客户李云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