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主任的意思是,用光敏元件检测监视器画面的明暗,就知道晶体的直径长到什么程度了?然后用光敏元件的输出,去进行等直径控制!”

  “诶,这个办法真有意思,简单,但是可行诶。”

  俞允成听了其他人的解释,也明白过来,一拍大腿:“好!高主任,你这个办法看起来简单,还真是能依靠现有条件解决问题!跳出设备本身,在外面去想办法,妙!”

  要说这个办法土不土,看起来是比较土,见过在显示器屏幕上贴传感器的没?好不好看?可能的确是不大好看,可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还真能。

  高振东笑道:“这个办法看起来可能不太好看,可是能解决问题就行。”

  说完,他画了一张图。

  “我们在监视器上,这样贴一排传感器。”

  有人有点不理解:“高主任,只要在画面上直径对应的地方贴一個就好了,为什么要贴一排,这样会不会有点浪费。”

  高振东笑道:“在不同的温度、环境、拉制对象等条件下,即使相同的直径指标,单个传感器的输出是会变化的,用单个传感器的输出绝对值很难表征同一个直径。”

  有人听懂他的意思了:“高主任,你的想法是,利用一排传感器输出的相对差值来进行控制?这样就能很大程度的抵消或者校正单个传感器的温飘等误差了?”

  其余人一听,不禁大为佩服,高主任这个办法,简简单单的,用一个简单的系统,或者叫传感器阵列,就解决了各种原因带来的单传感器输出的绝对值误差问题。

  有想法,要不怎么说他是主任呢。

  高振东笑道:“说对了,而且,还不止这一点好处。”

  还有好处?大家都好奇又佩服的看着高振东,等着他说下去。

  “一排传感器就好比一把尺子,可以用于不同直径的控制而不需要去改变传感器的安装。而单个传感器就好像一把开关,只能用于固定直径的控制,一旦目标直径改变了,就意味着要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并重新进行数据校准,这对于生产来说,是很麻烦的事情。”

  这其实就是限位开关和旋转编码器的区别。

  限位开关是只有监测对象走到了固定位置,才能触发动作。

  而旋转编码器则可以记录监测对象的运动距离,进行更多的控制。

  所有人赶紧把高振东的想法记下来,至于具体的实现,就是他们的事情了,饭都喂进嘴里了,如果还吃不下去,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趁着这个机会,他们也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疑问,向高振东进行了请教,特别是自动方面的,不夸张的说,在这方面,与高振东的理论和实践相比,他们加起来都不是个儿。

  学了两辈子的自动化,还开了挂的人,就是这么豪横。

  在工作忙碌、心情轻松的氛围中,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拉制出来的晶体冷却后送检的初步结果和晶体本体,送过来了。

  俞允成仔细的看了检验报告,兴奋的递给高振东:“成了成了,晶向、位错、纯度、掺杂浓度、结构等等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你的要求。”

  高振东也高兴的接过报告,看了一遍,然后又仔细端详一起送来的晶体。

  这是一块偏粉红色晶体,略显细长,除了肩部以上和尾部以下,中间呈圆柱状,直径5.7cm,长度11.3cm。

  因为掺杂浓度不高,所以是淡淡的粉色,和品质好的天然红宝石那种石榴红完全不同,非常漂亮。

  还真给搞成了,至少看起来,和红宝石激光器需要的晶体是符合的。

  甚至某些方面,还要超出一些,毕竟这个单晶炉可是几十年后的技术成果,即使受现有条件所限,但其产品比现在的优秀一些,也是有可能的。

  “好!这回算是成了。允成,你们继续试验硅单晶,争取在这个的基础上,尽快的把合格硅单晶的拉制也搞出来!”

  高振东叫人将红宝石晶体送去加工,然后转过头来:“同志们,我宣布,单晶炉的试制,已经初步成功,我们已经利用这个单晶炉,拉制出了第一个符合要求的红宝石晶体产品!”

  所有人员欢呼雷动,虽然不是拉的硅晶体,可是红宝石晶体也是晶体啊,这个项目的名称是单晶炉,而不是硅单晶。

  高振东又笑道:“接下来,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尽快的把使用这个单晶炉进行硅单晶生产的工艺搞出来,搞扎实,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所有人笑着,齐声大喊。

  现在看来,不论是红宝石晶体,还是单晶炉,都算是初步成功了。

  有了这个成绩,项目组所有人的心气儿,都非常高。

  高振东也笑了,不过虽然单晶炉初步成功了,但是离结题还有一段距离。

  一是一些控制算法可以进一步调优,部分控制参数的范围还需要更加精确。

  二是现在它最重要最急迫的产品——合乎要求的硅单晶还没有成功拉制出来。

  第三是一些现在靠人工和经验控制的节点和过程,还有向自动控制切换和优化的较大空间。

  第四是一些机械和结构部分,还有优化改进的可能性。

  高振东将这几条,一一的向俞允成和项目组的人员说明,大家都仔细的记了下来,这就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了。

  高主任给出的方向和要求,都非常清晰,这就让他们工作起来目标明确,不会在无关紧要的方向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这一通试验下来,从早上干到了下午,毕竟时间是不能压缩的。

  看了看表,也差不多到晚饭时间了。

  高振东按惯例,向大家宣布,晚饭,他安排在厂里小食堂,大家算是小范围庆个功,毕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节点,大家高兴一下也挺好。

  这个钱,高振东就自己出了,这年头当领导的自己掏钱给同志们庆功,挺常见的,毕竟公家也不容易。比如前面曾经提到过的点燃太阳的元勋们,找到那只松鼠的时候。

  而且这种中途的里程碑节点,虽然重要,可是公家出钱庆功却是不合适,私人组织就正好。

  所有人都乐坏了,聚餐这个事情,在那个年代,可以算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仪式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交场合,那年月,请吃饭这事儿,是真能拿来考验干部的。

  俞允成道:“高主任大气,我们今天好好的打一下高主任的秋风,哈哈。”

  高振东笑道:“没问题,大家尽管放开了整。”

  高振东请项目组的人跑了个腿,去食堂那边把聚餐的事情准备好。

  傻柱一听是高振东那儿要聚餐,高兴啊,不为别的,今儿的小饭盒,有肉了!

  立马把掌勺的事儿揽了过来,不是其他厨子不想抢这个机会,小食堂聚餐的东西,肯定比大食堂的来得好,又不是只有傻柱有小饭盒,大家都有的。

  不过大家都知道,技术处研究室的高主任请客,那掌勺的肯定是何师傅没跑,这个事情,抢是抢不着的,还得罪了傻柱,甚至有可能得罪了高主任。

  等时间差不多,研究室一帮人乌泱乌泱的往小食堂走去。

  一路上看到他们的厂里同志,都在窃窃私语。

  “哟,技术处研究室这边是又要聚餐了?”

  “看这样子,应该是吧,看来是又搞出来什么好东西了。”

  “研究室高主任打头,应该是。听说高主任就这习惯,有了什么成果,总是要请参加的人吃一顿好的。”

  “唉,我要是也在研究室就好了。”

  “你?先去撒泡尿照照,然后再回去给祖宗多上几柱香,没准儿就有机会了。”

  “滚滚滚,你这人,真没劲!”

  “就是就是,瞎说什么大实话!”

  “.”

  小食堂里,李副厂长也在这里招待客人。

  看见高振东带着大部队,他先是一愣,然后就是一喜,这是又出成果了啊。

  这些人他认识不少,外单位过来参加项目的俞工等同志,相关手续还在他手上走过的呢。

  高振东带着这些人来小食堂聚餐,只有一个解释,他们的事儿,进展很不错,不说是完全成功吧,至少是拿下了什么关键点。

  只要研究室出了成果,那厂里就能沾光,无非就是大小问题。

  他倒没有急着过去,而是先忙着自己的招待。

  过了一会儿,听见那边已经热闹起来了,他才向客人告了个罪,端着杯子走了过去。

  人未到,声先到:“哈哈,高主任啊,看你们这架势,是又有成果了?”

  高振东站起来,笑道:“不算最终成果,不过拿下了重要节点,我就请大家来高兴高兴。”

  李副厂长杯子一端:“那也可喜可贺啊,来来来,我敬大家一杯,也算是代表厂里,感谢研究室的同志,还有俞工你们,这段时间的辛苦工作。”

  厂领导敬酒,这可是有面儿的事情,大家都站起身,哄然响应。

  喝了酒,李副厂长给高振东使了个眼色。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