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第115章 仁义之名

小说: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作者:神武之战 更新时间:2024-05-01 14:10:1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随后李毅又招来管理民夫的小吏。

  小吏是米脂县户房出身,自然知道李毅的大名。

  不过不同于底层百姓的仁义之名,他听得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传言。

  “如今民夫一日几食,吃的是什么?”

  小吏战战兢兢的道:“禀报李把总,民夫所吃的都是自带的粮食,大军扎营时才可生火做饭。”

  这又是封建王朝的传统艺能,白白地使唤百姓去干活,还要让百姓自备粮食,有时候居住也要自己搭窝棚。

  “今后民夫一日两食,早晨稠粥,晚上再加一份咸菜。”

  听闻此言,小吏有些为难道:“军粮只能让官兵享用,若是分些给民夫,小人没有这个能力。”

  李毅知道他一个小吏,确实不敢自作主张。

  “你只管按我说的做,待会我就去拜见洪参政,说这件事。接到文书之后,不可轻待。”

  管军粮可是最有油水的职务,小吏在县衙听过不少手段,如今倒是有些意动,不知能不能发一笔横财。

  只是下一秒,李毅的话让他如坠冰窟,立刻收起了这些小心思。

  “我会偶尔前来巡查,若是发现有贪墨粮食,以次充好的,定斩不饶。”

  在民夫们千恩万谢的欢呼声中,李毅离开了民夫营地。

  刘宗敏有些不明白,低声道:“把总,你为何对这些民夫这般好?”

  李毅神情平静的道:“对他们好不应该吗?”

  刘宗敏有些迟疑道:“把总仁义,见不得百姓受苦,这我是知道的。可是,可是……”

  “可是未免有些妇人之仁是吗?”

  李毅将刘宗敏没讲出来的话说了出来。

  刘宗敏有些尴尬的点点头。

  “这些民夫都是米脂人。贺人龙是边军将领,洪承畴是地方大员,他们可以不顾及民夫死活,可我身为米脂人,不能这样做。宗敏,你要记住,这世道官府不可信,我们要想安身立命,壮大实力,就要立足底层,团结所有能团练的力量。

  帮助这些民夫,对你我来说是小事一桩,可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救命之恩。若此事能让农会实力更强,更多米脂人信赖崇敬我们碎金军,那就要不予余力的去做。”

  李毅这番话说的很直接,也算是在传递自己做事的准则。

  那就是不管农会,还是碎金军,都要积极团结底层百姓,以此为基础壮大自身。

  但是还有更深层次的理由,李毅并没有明说。

  那就是后世认知的影响,他只是无法接受民如草芥的现象,想让这些民夫都能活得像个人。

  不管怎么讲,民夫的处境,在李毅的干预下,确实好了许多。

  当天,洪承畴接到李毅请求为民夫发粮的建议。

  一百多人吃些粮食,这种小事洪承畴并不放在心上。

  如今大战在即,李毅还有重用,他就同意了这件事。

  无论是什么时候,八卦的传递速度都是极快的。

  很快,李毅为民夫发放鞋子衣物,还请求为民夫发放粮食足食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军队。

  贺人龙得知这个消息,撇撇嘴,评价李毅妇人之仁,难成大事。

  杨千总也觉得李毅做这件事是费力不讨好。

  只有日子过得艰难的底层官兵,议论着这件事,不由期盼自己也能遇到这样的上官。

  李毅一番举动,不仅帮了民夫,也是为他树立起仁义的形象,隐形中收拢了许多人心。

  俗话说仁者无敌,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天一早,掌号就吹起了第一遍喇叭。

  这是让官兵收拾好行囊,抓紧时间做饭的信号。

  等到饭食做好,又响起了第二遍喇叭声。

  这是提醒兵丁赶紧师范,收拾出门,到教场集合。

  而随着教场集合完,会响起第三遍喇叭声,这就是行军的命令。

  这有点像后世军营里吹起床号,吃饭号,还有行军号。

  至于不同,那就是后世军人拖拖拉拉,大不了被关禁闭,在这里则会被斩首示众,脑袋挂在旗杆上。

  但不得不说,李毅觉得这大明许多方面,与后世也有相通之处。

  大军开拔,行军速度很快。

  不同于后世记忆里的大军行军,往往是日行三十里。

  明军规定,事缓则骑兵需昼夜行一百二十里,车营步兵八十里。

  而若是事急,骑兵需昼夜日行一百五十里,车营步兵一百里。

  他们这支军队是整合军队,行军的距离也在六十里以上。

  按照行程,去往韩城需要八九日。

  离开绥德境内,大军就进入清涧县境内。

  接下来几日相继穿过延川县、延长县,进入宜川县。

  相比于延安北面的贫瘠荒凉,延安南面要好上不少。

  这是因为,延安南面多商贾富户,所以许多村子稍显富足,有许多大宅院。

  可是正因此,沉闷行军的军队,发生了一些变故。

  李毅骑着马,带着布颜等人站在一处黄土高坡上。

  只见河岸边,有几具无头的尸首被黄土掩埋在坑中。

  可能是因为掩埋的匆忙,风一吹,露出了尸首。

  一个惊魂未定的乡民瑟瑟发抖的站在一边,磕磕巴巴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原来昨日前军路过的时候,正好看到几个牧民赶着山羊来河边饮水吃草。

  贺人龙部下本就掳掠成性,不遵军纪,这几日行军苦闷,他们就想夺了山羊改善伙食。

  可这些山羊是牧民的命,双方发生冲突,凶残的边军就拔刀杀了这些牧民,然后斩掉头颅,拿去请功。

  李毅眉头一皱,这可是杀良冒功,洪承畴之前三令五申,贺人龙竟然还敢这么干。

  晚上,他带着乡民进了中军大营,将此事上报给洪承畴。

  没想到洪承畴头也不抬,只是淡淡的问了乡民几句话,就说会调查此事。

  当天晚上,贺人龙入中军回话,自然是百般辩解,并且表达忠心。

  接下来要对阵王左挂的大军,洪承畴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惩治贺人龙。

  他不仅不惩治,还大加勉励,让贺人龙纳头便拜,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奋勇杀贼。

  第二天。

  李毅就见乡民的脑袋挂在旗杆上,一双眼睛早就被乌鸦啄成空洞,长着黑漆漆的嘴巴,在风中摇摆。

  洪承畴下令,大战在即,全军需严明军纪,积极备战,不得松懈。

  至于扰乱军心的乡民,自然是以贼寇奸细的身份被斩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从零开始造反,明末:从零开始造反最新章节,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