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 106 后记06

小说: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 作者:布谷子 更新时间:2024-05-04 15:40:4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匿名论坛。

  标题:卫青沉稳温柔老实人的洗脑包到底哪里来的!

  1l:啊啊啊啊受不了了到底都是谁在信标题啊!

  2l:怎么了吗楼主,卫青不就是这个人设吗?

  3l:迷茫,抠脑壳,以及楼主确定不去历史区?你在大区讲这个大家可能看不懂哎。

  4l:楼上多虑了,卫青挂标题是圈外人看见了也要进来看一眼的程度。

  5l:笑死,汉武属于史圈顶流,卫青属于汉武圈顶流。

  三楼太小看双倍顶流了。

  6l:闻到了熟悉的腥风血雨的味道,前排顶好锅盖,楼主请开始战斗。

  7l:根本就不是啊!

  和善退让性格好那到底都是什么鬼滤镜啊,卫青小时候因为被后妈虐待直接离家出走,一个小孩徒步千里去长安找亲妈。

  请问这个行为和上述三个形容词哪一个沾边啊?

  10l:有一说一我不太熟你们汉武历史,就记得卫青之前他们大汉一直是被匈奴压着打吧,然后卫青横空出世,一己之力颠覆汉匈之间的攻守之势。

  能做到这一点就算不是个疯批也多少跟老实人不沾边?

  12l:呐楼主,可是司马迁在史记上记载的就是沉稳温柔老实人,和善退让性格好啊。

  13l:……

  14l:……

  15l:……

  25l:气氛猛然沉默了。

  37l:怎,怎么了,你们沉默得我好慌啊。

  43l:说出来了,竟然有人说出来了。

  55l:s我现在疯狂逃窜还来得及吗,好怕待会儿血溅我一脸啊啊啊啊!

  67l:那我没有别的意思啊,就是想问一句,12l既然你对司马迁的史记奉为圭臬,那你对那本《竹氏纪年》怎么看?

  71l:楼上这个发言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万八,是个狠人。

  77l:汉武圈绝对不会主动提这本书吧,感觉楼上是个拱火乐子人?

  78l:我好迷茫,有人给我解释一下吗。

  80l:只是人物粉不会主动提,汉武圈对这本书整体还是保持一个很谨慎的看法……算了编不下去了,反正这本书就是很腥风血雨,每提必吵。

  88l:非史圈看不懂太正常了,是这样的,两年前央视考古不是挖了一个古墓吗,据说墓主人是汉朝某个有钱有闲的纨绔宗室。

  90l:我记得那个墓,当时是不是有个新闻说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考古发现啥的。

  94l: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96l:笑死,一本纨绔子弟吃饱撑的伪造出来的yy也被人捧成这样,国内现在那几个专家教授可以集体自杀了。

  100l:96l你?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108l:很正常,很正常,因为那本书确实有点精神污染,看完之后精神状态不太好也很能理解(擦汗)

  112l:不要故弄玄虚了,我直接说吧。那本书最震撼的内容就是说汉武时期有个神女。

  不是那种巫婆神汉那种神女,是真的,那种,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就是很神女。

  然后阿竹,就是写竹氏纪年这本书的小宫女,自称是神女身边的侍女,服侍神女好多年。

  竹氏纪年这本书就写了阿竹在神女身边的见闻,其实称为汉武神女起居注也没什么问题。

  118l:112l你在说什么?黑白熊猫头缓缓抬起墨镜?gif

  123l:那不然为什么一开始大肆宣扬说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考古发现,破译出来内容之后又立马偃旗息鼓,仅在内部进行传阅了……不就是内容确实有价值但也确实很神经病吗……

  127l:我是a大考古学博士,细分方向就在汉武这一段,具体就不说了,但也算半个圈内人吧。

  其实没有楼上说得那么离谱,内部传阅不至于。

  但确实没有对这本书进行宣传,知名度仅局限于圈内,而且有些内容至今不被大佬们承认……

  128l:主要是这本书内容确实离奇,而且传承轨迹也很奇怪。

  宫廷官方也传承下来了这本书,起初没有引起什么注意,毕竟书主人的身份就是个普通宫女。

  而且似乎因为一些原因,整本书被删得七零八落,留下来的有效内容很少。

  但是后来从墓里挖出来的那一本是完整版的。

  其对汉武那段历史所记载的信息,不夸张的说,是考古史上的无价之宝。

  对于当时宫廷往事,宫女生活,未央宫图景,以及对当时几场宴会和封赏的记录,对完善当时人文风貌,和历史名人的生平都有很大的意义。

  130l:但争议点也就在这里不是吗。

  细节这么丰富,丰富到甚至有插图绘制清凉殿上壁画一角。

  与当时同时期以及后世典籍所对照,可以说胡编乱造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所以,这么有价值的一本书,你怎么能否认贯穿全文的那位神女的存在呢。

  但如果不否认的话,又确实很难办。

  137l:啊啊啊啊我不管我不管,那个七彩玛丽苏如果被承认我就冲去北京炸掉广电总局!

  144l:这个楼是不是有点歪?圈外人点进来满头雾水?

  147l:广电总局:摩?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152l:受不了了,都不说是吧,我来。

  就是在竹氏纪年里卫青霍去病刘彻都和那个神女有接触啦(闭眼乱喊)

  155l:……你又说出来了。给你递个锅盖吧。

  376l:凌晨三点,战斗终于结束了吗(顶锅盖爬出来)

  377l:她们好像都吵累了睡觉了。

  378l:笑死,卫青就算了,还把霍去病拉出来了。不吵才有鬼。

  想起之前以霍去病为男主的历史神剧播出之前,粉丝打印七百页ppt,肉身堵广电大楼实名举报。

  逼得导演大改剧本,主演名字也全部换掉,背景直接换成架空。

  整部剧几乎重拍,背后投资公司硬生生被拖到破产。

  这战斗力谁看了不说一声粉随正主,武德充沛。

  379l:笑死。这还只是个一对一玛丽苏,那个一对多玛丽苏要是被承认还得了。

  想起那个作死的电视剧了,底气十足说我们是以竹氏纪年为理论支撑,对真实历史进行合理改编,然后连大改剧本的余地都没留,整个项目直接暴死了。

  380l:博士还在吗,出来说两句?

  381l:在呢在呢,摸下巴。

  382l:玛丽苏这个思路有点新,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

  383l:有内幕?流量够用,展开讲讲。

  384l:也不是什么内幕啦,就是那本书,竹氏纪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内容没有破译出来。

  原因众说纷纭,但其实那本书保存得很好,我国古文字传承谱系也很完整,汉代的文献无论如何不可能无法破译。

  所以圈内有个流言说,其实不是无法破译,而是破译出来的那部分内容太离谱了,所以被隐藏起来了,权限不够的人根本没资格看,甚至没资格知道。

  但这也就是个流言啦,跟每个学校都有的那种怪谈差不多。

  393l:所以那本书被隐藏的内容就是神女的玛丽苏日常?笑死,这是什么离谱的展开。

  401l:嗯那也不用隐藏吧,书里写的还不够玛丽苏吗,霍去病给她做面具什么的。

  402l:弱弱的说,你们不会当真了吧?我一直觉得玛丽苏是开玩笑来着,那可是神女啊。

  404l:啊,我是在开玩笑啊,玛丽苏感觉多少拉低神女位格。

  其实就是个遮羞布,人物粉打玛丽苏也就是个借口,本质就是不想承认神女。

  我是这样想的,毕竟她们推在神女面前那多少是有点卑微……

  407l:可以理解,毕竟以卫青那个恐怖的战绩。

  汉武一朝,除了在刘彻面前,在其他人面前都应该是耀武扬威的螃蟹姿态才对。

  409l:螃蟹笑死。感觉卫青粉对老实人这个形容词这么破防就是意难平吧。

  司马迁记述说卫青性情和柔,对刘彻的宠臣态度都很好,以至于达到恭顺的地步。

  有一说一换我我也意难平,凭什么啊,马奴出身已经很难了,一步一步走到长平侯大将军的地位。

  每一步都踩着血和尸骨,那真是一不小心就死在战场上了。

  然后回来之后还要对长安城中那些权贵弯腰行礼?

  就离谱!

  411l:是啊是啊,以卫青和霍去病的战绩,不开玩笑的说,刘邦来了都得磕个响头!

  413l:乍一看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以刘邦那个性格,有人能帮他把匈奴打成那个熊样,把他的疆土拓展到那个地步。

  让他磕个响头好像也不算个事。

  416l:磕一个怎么能行,磕十个(大声)(嘶吼)

  417l:凭什么提到霍去病就是鲜衣怒马少年将军,提到卫青就要么老阴比要么老实人。

  卫青确实是霍去病的舅舅,但这不代表卫青年纪很大啊。

  他遇到刘彻时候也就十三四岁,独自一人在宫廷中做侍从。

  后来龙城那一战成名,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人。

  怎么就不算鲜衣怒马年少有为意气风发了!

  凭什么啊凭什么那么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的,我狠狠破大防。

  418l:从马奴到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已经习惯内敛和谨慎了吧,毕竟刘彻时期的宫廷和朝堂,那真是说死人就死人,都不留你到第二天的。

  419l:但是卫青无论怎么说都算是刘彻以下第一人吧,他的意义不一样啊。

  就是从他身上刘彻看到了灭绝匈奴的希望。

  426l:肯定有人说刘彻奋六世余烈什么的,我先打个补丁吧,六世余烈真那么牛逼怎么没见李广在匈奴这件事上捞到半点军功。

  428l:笑死了,你们能不能别动不动就把李广拎出来鞭尸啊!

  432l:说起来史记没有记载李广的后续哎,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样。

  竹氏纪年倒是说李广蒙受神女的天启,跑到陇西去养马了,养得还有声有色的。

  有一回刘彻派使者去视察他的马场,看见他在马圈里认真地刷洗马身上的泥渍,头上还戴着一对毛茸茸的马耳朵。

  437l:笑死了,这算不算最初的兽耳娘。

  438l:赛马娘(汉武版)

  441l:我笑得呛住了。

  442l:但这样还真能解释太史公为什么不写李广的后续,而是使劲吹他夜猎猛虎,射出的羽箭没石三分啥啥的。

  马迁可能会觉得戴着马耳朵发箍养马有点跟之前那个英武画风格格不入吧。

  446l: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好恨,李广他凭什么……战绩没有,战功也没有……凭什么在诗歌中这么英姿飒爽两千年,两千年啊!!!(猛然倒地,口吐白沫)

  447l:其实就是因为马迁对卫青的记载太苍白了吧。

  感觉读史记读到卫青就像是看到马迁僵着脸用平板的语气念数据。

  军功几何封赏几何,不带一点感情。

  然后到了李广就画风突变,从记叙文变成抒情散文。

  456l:有点懂了,卫青粉这么疯就是因为马迁偏心吧,我推这么强你还删他镜头,凭什么!

  457l:从马奴到将军,一身转战三千里,脚下尽是染血的功勋。

  然后在后世就留下一个老实人的单薄形象。

  466l:这也太美强惨了,我不是粉我都被虐到了。

  467l:对啊,马迁就算了,太史公,千秋修史第一人。

  虽然感觉他对卫霍有偏见,但至少没有他卫霍的功绩都流传不下来。

  所以粉丝一般也就暗戳戳阴阳怪气几句。

  但竹氏纪年是哪里跑出来的野鸡,区区一个七彩玛丽苏神女,也配让卫青卑微以对吗?终汉武一朝卫青也就在刘彻面前卑微过!

  粉丝的思维大概就是这样的。

  469l:但是刘彻在神女面前好像也挺卑微(小声)

  470l:那是刘彻他愿意!他们老刘家从刘邦开始就是这作风!

  刘彻行为禁止上升卫青,禁止上升霍去病!抱走,一把抱走了。

  471l:我连夜敲醒隔壁的师兄问了,师兄给我讲了点内幕。

  其实就是他们老博士内部交流过的一些猜测了。

  是说如果竹氏纪年真有一部分内容被隐瞒了,那肯定也不是什么七彩玛丽苏,历史不会这么无厘头。

  但是汉武一朝确实有点叫人无法的理解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考古不是拍脑袋,历史是存在逻辑的。

  但是汉武一朝,生产力出现了一个毫无铺垫的爆发式□□。

  汉墓中出土过纸笔,出土过大量铁质兵器,甚至铁质农具。

  还有就是汉朝流传下来大量歌颂红薯的骈文。

  而且之前挖了一座汉墓,出土了一堆糖块。

  这些单独看都没什么问题,但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东西全部是在汉武时期出现的。

  而且每一样都很有针对性:

  纸笔用来增加信息传递的效率,所以刘彻人在长安城就能遥控偌大的疆土。

  红薯用来解决粮食问题,所以刘彻抽调那么多壮丁上战场,国内也不会出现田地无人耕作从而导致□□爆发的惨状。

  而且红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快速推进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这个就不多说了,红薯的重要性历史书上整整写了三页,上过学的都懂。

  铁质兵器提高军队战斗力。

  体质农具提高生产力。

  糖块解决了士兵远征途中迅速补充热量的问题。

  对了,还有船。

  到现在史学界都在怀疑汉墓中出土的那船的结构图。

  因为那种楼船根本不应该在汉朝出现。

  可如果没有那种船的存在,又无法解释刘彻是怎么远渡大洋,征服拉美,非洲和澳洲。

  实在是过于巧合了,你们能理解吗?

  到现在我们都搞不明白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出现的,就像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一样。

  而这些东西掉下来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帮助刘彻把他的帝国变成一架纯粹的战争机器。

  就好像真的有神女的存在,刘彻供奉她,并向她许愿,而她真的就满足了刘彻的心愿。

  而竹氏纪年那本书,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拼命抹去它的存在,毕竟神明不可知。

  而另有一股力量又拼命地想要让它传承下来。

  它想要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真相,不,不只是真相。

  还有其他的,还有其他的……

  476l:博士,不是,你精神状态还好吗?

  478l:……大半夜的,突然感觉冷飕飕的。

  490l:救命,我鸡皮疙瘩起了一胳膊。

  491l:但是确实有道理,刘彻那个时代实在是太离谱了,也太幸运了。

  就像是真的有天命加身一样。

  502l:圈外人窥屏到现在,忍不住弱弱问一句,既然竹氏纪年这本书这么邪门,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小众的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最新章节,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