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皇太后神色沉了下来,“高皇帝当前,神女要做什么,本没有我置喙的余地。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神女行如此莫名之事,置我汉室天子于荒唐境地。”

  她这话说得很巧妙,“莫名之事”这个词用得也很巧妙,姿态看似强硬,却没有完全拒绝林久的要求。

  言下之意就是,倘若林久能给出一个使人信服的理由,那这条件也不是不能商量。

  看似很强硬的措辞,深究其中的含义,其实是委婉的。

  她退让了一步,讲道理的人都应该识趣地也跟着退让一步。

  然而林久这次来难道是跟她讲道理的吗?林久不是啊。

  因此林久只是慢慢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然后,她又轻声重复了一遍,“不给我。”

  说这话时,她眼珠子都没有转动一下,整个人如木胎泥塑一般,从动作到语气,不带丝毫情绪的起伏。

  窦太皇太后跪着,她站着,这一刻她的气势完全压倒了窦太皇太后。

  窦太皇太后看起来很想说点什么挽救一下,但她不能。以她的身份,根本就没办法跟林久说软话。

  林久当然更不会多说话,她转身就走了。

  连长乐宫都没进,更从头到尾让窦太皇太后跪着说话。

  刘彻人都傻了,窦太皇太后也傻了,谁也没想到林久直接就走了。

  窦太皇太后看起来很想拦住她,刘彻也很想拦住她。但是——不可拦,不能拦。

  倘若今日来此的是其他人,与窦太皇太后一言不合,拂袖既走。

  则窦太皇太后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喊人拦住,要么是亲自追上去,总之都有余地。

  问题是,林久今天不是一个人走的,她一走,刘邦也跟着她一起走。

  这可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室自己的老祖宗,谁敢拦?谁敢追?

  窦太皇太后不敢,刘彻当然更不敢。

  所以祖孙俩最后只能带着同样茫然的神色,看着神女和高皇帝一起离开。

  系统这时终于咂摸出一点味儿了,难以置信道,“你是不是故意让窦太皇太后反对你啊?如果窦太皇太后连这个条件都捏着鼻子同意了,你后续是不是还有更苛刻的条件?”

  林久一言不发。

  系统说,“说真的,我现在不知道应该同情窦太皇太后还是同情刘彻,摊上你这俩人都挺惨的。”

  不知道窦太皇太后如何看待林久今天的所作所为,总之,从林久走出长乐宫开始,汉宫中的头等大事就变成了“为神女筹备一场盛大的祭祀。”

  但神女好像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情,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温室殿里,安静得几乎没有存在感。

  起初窦太皇太后和刘彻那边都派人过来问林久,神女对这场祭祀有什么要求,言辞间流露出不少明示暗示。

  但林久一个都没回应,甚至一个都不见,全都让刘邦挡了下来。

  就这样平静无波地过了五天,到了下一次朝会的日子。

  汉代朝议制度整体算宽松,五日一朝议,中间还有休沐日。

  所以每次上朝,一堆白胡子一大把的老头坐而论道时,精神状态都比较饱满。

  现在他们再看见林久坐在刘彻身边,眼神已经毫无波澜了。

  打个比方,倘若有一天,一个人发现一条鱼飞在天上。

  那这个人会震惊,会害怕,会无法接受,甚至会崩溃。

  但如果一连一个月都看见鱼飞在天上呢?

  这群人现在就是这种状态,他们已经习惯了,或者说已经麻木了。

  林久在宣室殿里并不说话,不止是在现实中不开口,跟系统也不说话。

  这么多天过去,系统都习惯林久在温室殿的时候一言不发了。

  但这一天,林久忽然开口,“系统,你说我要是现在把刘彻杀了,是不是第二天就能【名动天下】?”

  说这话时林久正跪坐在刘彻身侧,微微转过头,而后转动眼珠,看向刘彻的方向。

  她离刘彻太近了,近到一伸手就能抓住刘彻的脖子!

  系统说,“你——”他只发出了这一个音节,呼吸机都来不及插,系统空间里就突然开始炸起了火花。

  仿佛是察觉到了危险,刘彻敏锐地转头,他今天听政听得很认真,危险的征兆来得太快,他还没来得及变动神色,嘴唇微微张开,是一个入神的姿态。

  然后他就对上了林久的视线。

  他看见林久盯着他的脖子,一边膝行着往前趋了一步,一边慢慢地,慢慢地伸出舌头,舔了舔牙齿。

  刘彻猛然闭上了嘴!

  宣室殿中原本正在商议一件大事,交头接耳之声不绝于耳,忽然有人抬头看向刘彻,一看之下就再不能收回视线。

  渐渐地所有人都抬头看向上首端坐的天子和他身边的神女,议论声渐小,渐渐落针可闻。

  先前那么多天,林久一直沉默。

  她沉默得太彻底了,所有人几乎都要忽略掉她的存在了。

  反正她既不说话也不动,把她当做一尊木胎泥塑的神像也没问题。

  直到她此时动起来,所有人才悚然意识到,她不是神像那种无害的死物,她是活的。

  先前她沉默只是因为她愿意沉默,现如今她不再愿意了。

  刘彻从未在宣室殿上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他手上没有政权,真正议政的时候没人会在乎他的意见,甚至没人会在乎他的存在。

  现在他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万众瞩目,可他一点也不高兴,恐惧在他大脑中疯狂炸响警报,神女在迫近,越来越近。

  他看见神女森白的牙齿和猩红的舌尖,当时的氛围,就好像下一秒他就会被神女拆骨食肉,成为一滩骨肉模糊的食物。

  神女——她这样的也能算是神女吗?简直是一头凶猛的野兽!

  时间仿佛都在此时放慢了脚步,底下好像有人高喊护驾,也有人意图往上冲,但刘彻知道来不及了。

  他从来没这么冷静过,冷静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他的手指抓紧了桌案的边缘,但他没有后退也没有恐慌。神女的脸在他眼前放大,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那张毫无瑕疵的,像神多于像人的脸。

  最后神女的侧脸从他鼻尖擦过,探到他身前的桌案上,念出竹简上的文字。

  她念的很慢,声如珠玉,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纯稚,即不食人间烟火,也不知人间哀苦。

  “岁有大旱之兆。”神女转过脸,看向刘彻,“大旱,那是什么?”

  刘彻和神女对视,神女的面孔清晰地照进他眼睛里。

  离得太近了,他看见神女乌黑的眼瞳,描在眼角的金粉折射着细碎而辉煌的光,眉心的太阳图腾像一轮降临在温室殿的、降临在刘彻眼睛里的太阳。

  刘彻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在说,“所谓大旱,就是很久不下雨,天空中却总有太阳。河流干涸,土地开裂,草木枯萎,人和兽都死在太阳底下。”

  神女点了点头,说,“噢。”

  离得太近了,她一点头,长长的睫毛就像是要擦过刘彻的额头,嘴唇也仿佛要擦过刘彻的鼻尖。

  刘彻拼命试图通过这一点触碰感知她的体温,但那触碰太轻微,终不可触及神女真正的温度,只觉得仿佛是冷,又仿佛是热。

  然后神女忽然又说,“大旱,人会死。那你会死吗?”

  说这话时,刘彻恍惚觉得仿佛触碰到了她的吐息,幽微的、幽微得像一缕鬼魂。

  他想说我不会死,我是人皇,纵使天下大旱三年,也不会少我的一口水喝。

  可他说不出口。

  神女的眼睛像是有魔力,在这乌黑眼瞳的注视下,刘彻忽然说不出一个字。

  他脑子里乱糟糟的,一时想到生年有时尽,贵为人皇也终当一死。一时又想到,岁将大旱,生民涂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将要死在这场大旱中的,都是他的子民,他刘彻的子民!

  刘彻不知道神女从他眼睛里看到了什么,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神女什么都看见了。

  他的隐忍,他的愤怒,他掩埋在血肉深处不为人知的野心,全部在神女眼睛里无所遁形。

  但神女什么都没说,她膝行着后退了一步,看向刘邦。

  刘邦在一个对视中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站起来,然后所有人才注意到,在宣室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正放着一个漆盒,盒子里装满干燥的泥土,土里埋着一株快要旱死的兰花。

  刘邦轻手轻脚地将这棵兰花捧在了神女面前,“神女请看。”

  宣室殿中,天子高坐——此处的高其实只是个象征意义,天子的坐塌比群臣的坐塌也就高上一个台阶的位置,和后世电视剧里的高高在上完全不一样。

  这么点高度,底下群臣想冲上去是很容易的,也的确有不少人从地上爬起来想冲上去。

  可是,事态转变得太快,前一秒神女还对着皇帝露出恨不得吃肉喝血的凶暴姿态,下一秒就已经端坐在一颗兰花前。

  没人能反应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神女对着干枯的兰花,说,“这就是大旱吗?”

  没人应她的话,她也不需要有谁应她的话,她只是举起手。

  描着纯金纹路的雪白大袖缘着她的手腕滑落,露出纤细的手指,清亮的甘霖从她指尖一滴一滴地滑落。

  于是所有人都愣住了,一时宣室殿中有站有坐,还有人站到一半被震惊住,仿佛时间忽然被暂停,所有人都被莫大的力量冻结在了原地,维持着前一秒钟的动作,场面震撼又荒诞。

  在大汉朝掌握至高权利的朝臣面前,在神女指尖甘霖滴落的同时,兰花的叶片轻轻一抖,干瘪的枯黄霎时舒展成新绿,长长的茎秆上颤巍巍地举起一个花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最新章节,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