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王 第二十四章

小说:大明帝王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时间:2018-08-04 12:39:45 源网站:uc书盟
  就当那稍大一些的新兵准备继续洗这新兵的时候,一个略显亲近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

  众人望去,先是集体一愣,随后便哄得一声站了起来,向明轩行军礼,这是明轩给他们的权利,身为新军战士面对任何人都可以不行跪拜之礼而行军礼,明轩微微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全部坐下后,情切的走到哪小战士的面前,拿起一把短刀,望着他,等着他把脚伸过来

  这小战士局促的望着明轩,诺诺的说道:“没有陛下,刚刚我是,我是开玩笑的,我自己就可以了,怎么能劳烦您呢?“

  明轩没有等他说完,直接把他的脚抱了过来,稳了稳后,叫到他不要乱动,便细心的挑着水泡,小战士的说不感动是假的,不仅是他,一股暖流飘在这房中的每一个人的心中,身为寒家的子弟,又有谁重视过他们,在他们心中,他们就是卑微的,不受人们关心的团体,会来这当兵的大多是家中老二老三,就连整日为生活奔波劳碌的父母也没有更多的关心可以放在他们身上。

  小战士低声的哭了,这营房中的人也一个一个低声的抽噎起来,他们第一次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与关心,而且给予他们关心,是明轩,是当今诛杀大奸臣魏忠贤的圣天子,更是这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君王。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他们的心中萌芽。

  明轩为这位小战士挑完后,并没有停下,而是为另外一位还未挑完水泡的人接着挑,时间过得很快,当最后一位战士的脚也在明轩的手中没有了水泡后,明轩站了起来,看着这满屋的新兵,他突然举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明轩没有,他只是对着满屋的战士微微鞠躬,说道:”感谢诸君为华夏之崛起而刻苦训练,我明轩,在这里替天下的百姓,替我大明朝感谢了。”

  明轩走出了营房,收买人心也罢,真情流露也罢,明轩在这军营中无时无刻的关心着这些新军,将自己在他们心中的位置不断的加深,把自己从他们心中单纯的皇帝身份转变向其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明轩不在仅仅是他们的皇帝,还会是他们心中的兄,心中的父,到那时,明轩对这只军队的掌控将会达到真正的彻底,谁也不能动摇这属于明轩的根本。

  .。

  初冬的黎明带着点点晨雾,寒冷的冬风扫过这古老的京城中的每一片屋檐与街道,门窗紧闭,贫困的人们希望这恼人的寒风不要打扰到自己甜美的梦与身上仅存的温暖。

  四九城,静悄悄的,寒风吹过城池,吹过镇落,带着不可一世的嚣张呼啸着大地,呜呜的声影传来,仿佛嘲笑这大地上的凡人,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不成具有,正当它准备继续自己威风的旅行,一股冲天的热气与呐喊冲地上传来,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给他,便将他吹散,带着它那对凡人的藐视与不削

  新军早早的便以起床,在洗漱完后便又开始新的一天训练,晨跑,唱军歌,吃早餐,有着快一个月的训练和将养,这些新军士兵们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身体也不再显得羸弱,渐渐的壮实起来,但这些也是有代价的,这些新军平均每天每人要吃掉自己五钱银子,一天下来明轩仅在吃的这一点上,便要为新军花掉25万的银子,要知道,当时的明末正处于小冰河期,农产物的产量严重下降,新军吃的食物很多都是从南方转运过来,这运费可是吓人啊,当然,这费用也不会持续如此的这么高,等到大明的粮食产量得到回复后,这最为耗钱的食物一项,将会得到极大的降低。

  还有其他的诸如衣物,兵甲,房屋,而且每人一个月还有一两的饷银,这些琳琳碎碎算下来,明轩这一个月为新军的花销就要达近五百万两,在朝堂上明轩敲了两千万两,在接下来的抄家中又抄了近两千万两,总共有4千多万两银,不过按照新军的使用情况,这些钱也就可以支持一年而已。

  但这些钱还是远远不够,每个月户部收上来的钱只有将就一百万两,然后折去火耗,官员饷银,各方克扣,能留着明轩手上的也就十几万两,当得知这偌大的大明一个月只能为自己收上来十几万两银时,明轩唯有苦笑,恐怕若是没有之前的‘外快’,相信自己这大明皇帝手中的钱还没有下面的一个官员多,要知道,上回魏忠贤的抄家可是炒出了两千万两啊,而且这还是他们提前大放血的情况下。

  今天早上是杨建进行的新军早练,在宣布了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后,便宣布解散,正式的开始一天的训练。

  而此时的明轩正在王承恩的侍奉下,准备早朝,这一个月里面,明轩都是让王承恩每天把朝中的奏折送到军中,由自己在新军中批阅完后,再送回到宫中,明轩便是如此的处理了一个月的政务,而现在明轩回到了宫中,准备开一回早朝。

  明轩来到朝堂上,大臣们早已经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等着明轩的到来,

  在推金山倒玉柱的山呼万岁声中,明轩开始了今天的话题

  “各位爱卿,朕编练新军缺钱,希望各位爱卿可以给朕支援点!哪位爱卿愿意慷慨解囊啊。”

  大臣们集体失神了,这皇帝当得也太过直白了一点吧

  但是下面的大臣们也都暗暗高兴,现在皇帝缺钱,不正是应了他们当时所说的劳民伤财吗,这从分的显示出了他们高瞻远瞩啊,当然,他们也不会去想,要不是他们这些大臣们贪墨国家财产,明轩也不会缺这点钱来练兵,不过喊他们出来捐钱,那可是万万不可能的,练不练的成新军,关他们这些士大夫们什么事,他们现在只需要高谈伦括,管理好下面的贱民,让他们这些个东林君子们可以舒服的收刮钱财便可,不过这个时候跳出来证明一下自己的英明还是可以的。

  “皇上,老臣和韵含有事奏禀“

  “和爱卿请讲“

  “陛下,老臣早在陛下做出这编练新军之举时,便已言明此举实乃劳民伤财之举,现已证明微臣之话何其对也,现如今陛下面对这缺少粮饷之事,唯有微臣有一策可解陛下之难!“说完后,和韵含便抬头挺胸,尽量使自己显得智珠在握的模样站在明轩面前,等着明轩询问自己,到时候在明轩询问了自己后,自己再点拨这新皇一二,自己想比就会记在帝心了,到时候自己应该要个什么位置才可展露自己这一身的才华呢,这和韵含已经开始为自己该在这朝中担任何须的位置而烦劳起来,而仿佛剧本就是按和韵含所想一般的发展,明轩也是好奇,他能怎么解决这粮饷之事,于是对着和韵含问道:

  “哦?既然爱卿如此自信,那不知爱卿有何策教我呢?“

  和韵含按下内心的激动,淡淡的笑容挂在他的脸上,这此时此景,不就是那刘备问诸葛亮的情景吗!不知不觉中,这和韵含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诸葛亮的程度上了,指点江山,挥斥方穹。

  “陛下,为今之计只需将那新军解散,将那新军之人发配原地便可解这粮钱之事!“和韵含的声影回荡在这大殿之上。

  明轩沉默了,他没想到自己耐着性子等着他说完,会得到这样的一个回答,明轩看着一副依旧我这方法很好的表情的和韵含,明轩淡淡的问道;

  “那朕这以前投入的钱粮,便白费了吗?“

  “这事,微臣也有一计,陛下可让新军将那钱粮交出,如若不交,便定他个偷窃罪,将那家中之物尽皆抄没,这样,便可将那钱粮追回!此事微臣愿为陛下分忧,为陛下追回钱粮“

  “那这一万多新军如果不服,在遣回的途中闹事,又该如何呢?“

  “陛下,此事,臣依然有解“和韵含满面红光的大声答道

  “陛下可将这一万多人,全部发配到这卫所军户之中,做那屯守之职,这样,即可抄没其家之财,又可为陛下添置一万多人的军队,实乃十全九美之计啊!”

  明轩望向和韵含身后的其他大臣,看着他们的脸上满是赞同之意,面上虽还是一副正人君子之像,可心中已在盘算此事中自己又可得多少钱财,添多少家奴了。

  明轩沉默了一会,接着便是仰天大笑,

  “好,好,好,好啊,这和爱卿的计策实在是好啊!但是,这没了新军,你让朕哪里拿什么去对战关外的建虏铁骑,拿什么去浇灭这无穷的流贼?”明轩先是大笑,接着便大声的质问和韵含。

  和韵含也许还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居然没有听出明轩那口中的股股森然寒意。

  和韵含笑着答道:“陛下,这关外的鞑奴,关内的流贼只需遣一上将,便可浇灭,微臣不才,臣同样有一记可剿灭这等跳梁之贼,陛下只需为臣配以十万雄军,臣便可为陛下肃清宇内,还我大明一皓皓乾坤”。

  明轩无论是在这大明还是在那后世,都没有见过这么厚脸皮的,谁说这大明的东林士子中没有人才,这不就是“人才”吗?!

  明轩望着和韵含,沉默了半响,淡淡的说道:“如果朕不听爱卿之言呢?”

  和韵含愣了一下,连忙说出

  “如此,微臣唯有为这大明,为这天下的百姓,死谏”

  “诸位爱卿都是这么想的吗?”

  身后的大臣们怎么可能让快要到手的好处飞走,大约三分之二的大臣们跪了下来

  “臣等,为大明,为这天下的苍生,死谏陛下,望陛下听这贤臣良言”

  明轩彻底的怒了,他本来打算再留这些东林士子们在这朝堂上多些时日,可是现在他忍不住了

  “王伴伴”明轩高昂的声影回荡在这大殿之上

  “奴婢在”

  “朕观这和韵含实乃魏党残余,拟旨,着这和韵含诛九族,抄家,收其罪证!”

  “奴婢遵旨”

  和韵含没想到自己会换来这样的结局,这满朝的大臣们也没想到事情会瞬间转变到如此的地步,正当他们准备再次死谏时,明轩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们也魂飞魄散

  “这满朝死谏的大臣们,朕谅其忠义,急于成全,着锦衣卫送三尺白绫与府中,送其上路,今日便到这里,退朝。哼.”

  说完后,明轩也不在管这朝堂上的呼声,直接离开了龙座,随后无数的锦衣卫涌入朝堂,夹着一个个大臣离开了这朝堂之上,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结局。

  “皇上,此次对那些乱臣贼子的抄家共得银到近三百万两,且所有被抄家大臣都发现了他们为魏党残余的证据,实乃死得其法。”

  这三百万两并不是那和韵含一人提供的,而是所有死谏的大臣们一起提供的,明轩在送那些大臣们上路的同时,没有忘记在他们的家中收刮一番,让他们在最后也为这华夏真正的做了一回贡献,这些大臣们也还真是有钱,随便杀一批都可以为明轩提供如此多钱响,明轩看到这钱来的如此容易,还想着自己是不是再找个机会杀他一批,不过这只能是想想了。

  明轩要是还敢这么做的话,那“清君侧”可就不是一种口号了。

  有了这三百万两,明轩并没有投入到新军之中,如果直接投入到新军之中的话,明轩的做法就就好比饮鸩止渴了,现在有了计划中多出来的三百万两,明轩打算来实施自己的另一个计划,那就是整理庞大的内廷。就是传说中的二十四衙门,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体制,是宦官伺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乃是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司礼监:为整个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数人,负责皇帝的公文处理,是相当于秘书的职权单位。司礼监的主要职权为:1。在皇帝的许可之下替皇帝抄写奏折上内阁的批文,传宣谕旨;2。总管所有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机构中处于“第一署”的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司礼监总管大太监为所有宦官的首领;3。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如南京守备,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司礼监总管大太监有时会兼任东厂提督一职。司礼监名人:王振,刘瑾,魏忠贤,怀恩,李芳,黄锦,陈矩,冯保,曹化淳,王承恩……御马监:宦官系统中仅次于司礼监的第二大宦官衙门。因掌握了军队(实为保安队伍),对朝政有一定的影响力。职权:1)负责龙骧卫与虎镶卫的军队调度,随时保护皇帝安全。2)配合锦衣卫负责必要的仪仗。3)负责御厩兵符以及草场的管理。4)替皇帝打理皇庄皇店。内官监: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围屏、床榻、桌柜等;司设监:掌管卥簿、仪仗、围幙、帐幔、雨具等;御用监:掌办御前所用之物,照顾皇帝衣食起居。神宫监:掌管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等;尚膳监: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印绶监:掌管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图书、勘合、符验、信符等;直殿监:掌管各殿及廊庑洒扫之事;尚衣监: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袜等;都知监:起初负责各监行移、关知、勘合等事,后来专门跟随皇帝,负责导引清道。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惜薪司:掌管宫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臣柴炭等;钟鼓司:掌管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以及演出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杂戏;宝钞司:掌管造办粗细草纸;混堂司:掌管沐浴之事。八局乃是: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兵仗局:掌造军器,包括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类兵器;银作局:负责打造金银器饰;浣衣局:该局是二十四衙门中唯一不在皇宫中的宦官机构,局址在德胜门以西,由年老及有罪退废的宫人充任;巾帽局:掌管宫中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针工局:负责制作宫中衣服;内织染局:职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事;酒醋面局:掌管宫内食用酒、醋、糖、浆、面、豆等物;司苑局:掌管宫中各处蔬菜瓜果及种艺之事。

  可以说这二十四衙门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朝廷,即有兵事又有工程,可以说是内廷版***的存在。

  “大伴,虽然魏忠贤已除,但是朕还是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这皇宫内的大小太监大都是魏忠贤的手下,为了以防万一,朕打算要对身边的人进行大调整,可能会刷一帮人下去,但是一时间也找不到如此多的接任之人,对了,大伴可知道,这宫里面谁苦的没有出头之rì的太监宫女在哪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帝王,大明帝王最新章节,大明帝王 uc书盟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