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王 第104章

小说:大明帝王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时间:2018-08-04 12:39:45 源网站:uc书盟
  “奴才还有一千多两金子没算。”

  “奴才也是,还有一些金子,估计得有五百多两。”

  “奴才还有字画三箱。”几个人沉默了一会,咬紧牙关又交待了一些。

  “好大的胆子,在朕在这里还敢玩欺君的游戏,看来是真不想好了?来人,去抄了他们的家,”一见这六个宦官如此不老实,算是给脸不要了,明轩气的大声的怒斥。

  “皇上不要啊,奴才知错了,”

  “皇上铙了我们吧。”

  “怎么?害怕了?朕可以给你们脸,但你们也得接着才是。自己重报数!机会只有一次,要知道抄家对于朕来说,并不算费事。”明轩暗暗心喜,随便的唬一唬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果然,这次还是象挤牙膏一样,挤出了许多,本来就抱着的侥幸心理也被如此无耻的皇上给灭的差不多了。一个个把数字重新的仔细报了一遍,竟然又多了十万之多。

  “朕养着你们,给你们钱、管你们吃、管你们穿让你们出去是给朕赚钱的,你们的所有恶行最后都是朕来挨骂。你们赚了钱却只交给朕一个小头,自己留着大头,把朕当猴耍?拿了朕的给朕还回来、吃了朕的给朕吐出来,交出脏款,从今开始,老老实实的做生意,要和正常的生意人一样,其它的手段就不要用了,更不能欺压百姓,能做到吗?”明轩也想把这一帮人换掉,但手里的确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这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三年能学出一个手艺人,十年学不出一个买卖人’,这方面的人一时还真不好找,而且他们做着也熟悉,只要加强了监管力度,自然就没事了,总不能因噎废食不做生意吧。相信经此一事他们也会收敛的。

  “奴才誓死效忠。”六个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皇店管事吓坏了,这生与死也就是一线之间,看来皇上还是打算用他们的,总比扔到浣衣局强的多了。要知道宦官一旦无钱无权,那是相当的凄惨,如果一直就这样也就罢了,但从高处掉下来那境地可就不是其它人能想象的了。还好现在只是失去了钱,而没有丢了差事,否则光是其他人的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都能把他们陷于绝境。

  ………

  今日刚上朝,明轩就拿出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对着下面的大臣们说:“诸位爱卿,朕观这《正气歌》,写得是浩然大气,慷慨激昂,正合朕之心。所以,朕决定给诸位爱卿看看,并且一起朗诵,君臣一起感受一下这位爱国宰相的情怀。”

  说完,小太监们就给大殿里的大臣人手发了一本。

  大臣们面面相窥,不知道皇帝这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只得拿起那《正气歌》,阅读起来。要说这些大臣,不知道文天祥的估计没有,没有读过他的《正气歌》的人估计也没有。有的人因为读的专心,居然就在这大殿上摇头晃脑,高声念了出来。

  明轩眼见大臣们也读了一段时间了。于是出言打断道:“诸位爱卿,都读过了吗?”

  众位大臣都答曰:读过了。

  “嗯,很好,这样的,朕以为,这位爱国宰相的情怀是在是让人佩服,朕决定同诸位爱卿一起朗诵这位爱国宰相的诗,以来缅怀这位爱国宰相,二来,增加胸腹之间的浩然正气,诸位爱卿以为怎么样?”

  还没等众大臣回过神来,明轩挥挥手。一位太监走上来,用细长的嗓子喊道:“诸位大人,准备好了吗?请跟我读。”

  “天地有正气。”这位领读太监的声音很大,很高,但是多少带了点异样的味道,多少令这浩然正气的《正气歌》变了点样。

  “天……地……有%……正气……”众大臣一时还没回过神来。朗诵的结结巴巴,稀稀拉拉的。

  明轩大声喝道:“大声点,都没吃饭吗?《正气歌》是多么一首慷慨激昂,有浩然之气之歌,居然让你们诵读成这样,实在是……重来。”

  那个领唱的太监看了明轩一眼,又重新开始领唱:“天地有正气……”

  这回下面的大臣明白套路了。也跟着大声的朗诵道:“天地有正气……”

  太监的声音:“杂然赋流形……”

  众大臣的声音:“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一首浩然正气,慷慨激昂的《正气歌》诵读完毕,明轩拍手鼓掌,道:“好诗,真的是一首好诗。”

  “啪,啪,啪,啪……”明轩的鼓掌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诸位大臣刚朗诵完诗,正沉浸在诗所带来的震撼之中。一时忘乎所以。听见皇帝在一个人鼓掌,一群大臣连忙响应,一起鼓起掌来。

  一时间,“啪啪啪啪……”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大殿。

  明轩的心情很舒畅。看到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们表演了一回唱诗,觉得很有意思,决定以后长期把这个项目保留下去。

  “诸位爱卿,朕以为,常诵此类诗歌,有助于提高人的浩然正气,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人格品德,所以,朕绝定,日后也要常诵此类诗歌。以提高我们君臣的整体素质和修养品德。”

  众大臣才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以后要天天诵诗啊!这虽然没有前例,但是似乎也不是坏事,毕竟,诗也是陶冶一个人情操的好东西。反正,这大明朝的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怪异,有不上朝的皇帝,有当大将军的皇帝,有做木匠的皇帝,出这样的事,也就好理解了,众大臣觉得这皇帝还真是无厘头。

  接下来的议事,明轩就有点头疼了。

  第一条,就是关于禁海的,禁漳、泉人贩海,明轩直接给这奏折画一个大大的红“X”,众大臣看了,也都吸了口凉气,很少见皇帝如此的行为,这奏折可真的是惹到皇帝了,或许皇帝的哪根筋不对。

  下一个就是关于军饷的问题了。上报来的是陕西已经几年没发过军饷了。要是再不发,估计这都该造反了。

  明轩头疼得很,自己这才上任多久啊,军饷这个窟窿就又要开张了。

  头疼归头疼,问道:“诸位爱卿,这军饷到底该发多少啊?”

  兵部尚书首先发言道:“回皇上,这陕西军饷历年共欠下八十余万两。急需补发,否则,时间一长,军士必然哗变。”

  户部尚书立刻来道:“启禀皇上,户部无银,只余了散碎银子七八万两,如何给陕西发军饷?请皇上恕罪。”

  “臣请皇上发内帑以济军饷。否则军士哗变,则事更难为。”一个明轩不认识的大臣出列如此说道。

  “臣也请皇上发内帑……”另外一个大臣也如此说道。

  “臣也请……”

  “臣……”

  最近一段时间,明轩给众大臣的印象实在太好,温文尔雅,从来不发怒,也不随意处罚人,大臣们的胆子也就逐渐成长起来,早些时候因为魏案的影响比较沉闷的早朝,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明轩也百度过一些这几年的历史,知道一些,今年就是哗变年,闹饷的高发年,如果这次给了陕西补发军饷,那么,山西的呢?蓟辽,关外那边的呢?还包括众多的客军呢?补发不补发?他们听到陕西补发了军饷,还不闹腾?

  光补发一路,还不如全体一次性补发完毕,免得今年再搞哗变。主意一定,明轩就问道:“各边历年共有多少欠饷?包括关内外的客军。”

  兵部尚书立刻出来奏道:“启禀皇上,历年各边共欠饷高达三四百万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帝王,大明帝王最新章节,大明帝王 uc书盟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