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王 第108章

小说:大明帝王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时间:2018-08-04 12:39:45 源网站:uc书盟
  “咳咳……是这样的!国丈,朕也不瞒你,这白糖赚的钱,朕要,这税,朕也要收,不过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朕要让江南、京城的那些大地主,大商人相信,在两广之地种甘蔗,能赚钱,这样,让他们都把目光看到两广之地去,嘿嘿,等两广之地的地买的差不多可,你就引导他们逐渐的去琉球,去越南……嗯,就是安南,也就是交趾那个地方去买地种甘蔗……然后……更远……”明轩口渴,又喝了一杯水。

  “皇上,这是为何?”皇后老爹脑子不够用,想不出这是为了什么?琉球?那是那个海面的岛啊?安南,交趾?那是那个旮旯角落里啊?一万里?还是二万里?皇后的老爹已经彻底晕了。思维被一下子从京城拉倒了安南,由于思维不堪重负,拉断了。

  “嗯,等那些地主,商人赚到钱,尝到了甜头,自然会拿大把的银子去到更远的地方去买地……呵呵,这样,必定会需要很多人口,这样,可缓解我朝人口紧张,土地不足的境况。老丈人,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如果皇帝说到这里,皇后的老爹还不明白,那他可就真的是白痴了,这明显的就是一个变相移民的计划。明朝的大规模移民不是没搞过,朱元璋手里就搞过,传说山西的“大榕树”就是移民的始发地。

  不过移民是要钱的,就现在朝廷的经济情况和行政执行能力,没有可能搞移民的。明轩也只有剑走偏锋了。

  “呜呜呜……老臣这才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皇上真的是为黎明百姓殚心积虑,操碎了心啊!不愧是我大明朝的圣主,明君……”皇后老爹已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马屁源源不绝的送了过来。

  “呵呵,老丈人,这件事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一来怕保护不了这蔗糖脱色技术的秘密,再者,两广之地太过遥远,恐怕一般人还震不住那些地方豪强,也需要老丈人这样的才能压得住阵脚,还有,老丈人在京城和江南想必有不少熟人,关系肯定也极广,可以有效的对那些地主,商人进行诱惑,诱使他们跟着你去两广之地种甘蔗,呵呵,等到种植甘蔗之风一起,就不怕他们不自己去寻路子了。”

  “皇上真的是圣明……”皇后老爹的马屁又源源不绝而来。

  “老丈人,不过我话可要说在前面,你这次出去,不光是要带动这种甘蔗之风,还要把这些种甘蔗的人组织起来,弄一个糖业公会,对白糖的售价进行统一,免得到时候胡乱杀价,乱了套路,明白吗?”

  “回皇上,臣明白,臣谨记在心。”皇后的老爹又跪下来正儿八经的磕头。大明朝没有谁会和银子过不去,有银子的事,能不正经一点吗?

  “嗯,起来吧,还有,这赚的钱,给你的最多就是二成了,……你身为国丈,要明白朕的苦心,要知道,朕如果还是大明朝的皇帝,你女儿就依然是大明朝的皇后,你就依然是大明朝的国丈,唉……要是因为军饷而导致兵败,国破山河碎,你女儿就少不得要跟我一起殉国的,你也就不是什么国丈了,必定是别人的胯下奴,脚底泥,任别人骑在胯下欺,踩在脚底当泥,……唉……国事艰难啊!这个你就自己多考虑考虑吧……还有,这收税,朕是一定要派人去收的,你要把这税金都准备好,自己不要偷税漏税,也不要让其他人偷税漏税,明白吗?”

  明轩让皇后的老爹组织糖业公会,为的就是这个,一来不让技术外流,二来不让大家随便的杀价,垄断才是赚钱的,三就方便收税了。

  那些老旧行业明轩估摸着很难加税和征税了,明轩没有那个有心思和那些明朝士大夫,精英们斗脑力,斗精力,还是在这新兴行业里做做文章,收税更加容易些,也不会引起那些明朝士大夫,精英们的反弹。

  “臣明白,臣谨记在心。”皇后的老爹听到皇帝如此“冷”的话,感觉就如同春天里掉进了河面冰窟窿里一样“爽快”。

  又一想这可算是给皇帝完成秘密任务了,可以说是皇帝的超级心腹了,亲戚加心腹,在这大明朝,那是多大的荣耀和权柄。以后还不是看谁不顺眼就弄谁?

  又一想到皇帝的话:如果我是这大明朝的皇帝,你女儿就依然是这大明朝的皇后,你就依然是这大明朝的国丈……如果因为欠响而导致兵败,国破山河碎,你女儿少不得要跟我一起殉国的,……你也是那别人的胯下奴,脚底泥……。皇后的老爹就觉得这后背发凉,脖子僵硬,头皮发麻,这话说得虽然毒,但是也够明了,如果大明朝玩完了,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了,如果大明朝还在,那就是皇亲国戚,天潢贵胄。想到这里,皇后的老爹周奎咬咬牙,暗地里下了决心:绝对不能让这大明朝玩完咯,怎么也要搞到更多的军饷。我想做的是国丈,而不是别人的脚底泥……

  “嗯,这件事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你回去之后就赶紧去弄,争取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要赚到钱,带动其他人去种甘蔗,谨记,在甘蔗种出来,白糖卖出去之前,不准你挥霍,一定要节俭和吝啬,等到你白糖卖出去之后,就可以使劲的挥霍,让那些人知道你是因为种甘蔗发财了,明白吗?千万不要误了朕的大事。”明轩不厌其烦的给皇后的老爹提醒,上紧箍咒。

  “是,臣谨记在心。”皇后的老爹这次已经是心坚志定了。

  “嗯,这次你去江南还有一件事……唉,算了,还是以后再说吧。”明轩的话到了嘴边又不想说了。这事就是组织外戚团去刷“江南副本”的任务,现在的外戚还只有周皇后老爹这一家,像田妃和袁妃家里的外戚,由于田妃和袁妃还没有册封,所以还不能叫外戚团,明轩打算等外戚团“成熟”了,再去刷“江南副本”。

  “唉……皇后昨日还惦记着你,嚷着要见你,你这就去见皇后吧,莫让皇后等着急了。”明轩让皇后的老爹去看看皇后,用意也是打消皇后老爹的疑虑。好让他安心给自己办事。

  “老臣谢皇上恩典。”说完,皇后的老爹感激的又磕头,这才退出去,然后去见皇后了。

  明轩看着皇后的老爹离去的身影,想着那些大明朝的地主老财,大小商人,士大夫们争先恐后的去搞甘蔗园的情景,心里一阵爽快。心里盘算这这事有哪些好处。

  明轩盘算出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在皇后老爹那里有八成的利润拿,虽然名义上是给皇后的,不过这皇帝和皇后不是一体么?用的着分你我?再说,周皇后历史上的名声也不差,属于贤妻良母型的,想必对这件事不会反对。还有就是可以对这个新兴行业按照自己的意思征税。

  第二好处:带动了经济,买地要钱吧?制做、运糖要船、要人吧?人员往来要船吧?供这些人吃喝拉撒要其他产业吧,是不是也要人手?是不是要扩大造船能力?是不是带动了就业?带动了经济?什么叫做拉动GDP,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包括宅男们)都知道。

  第三好处:缓解了土地和人口的压力,让这土地和人口压力有了一个宣泄口。种甘蔗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这还不得从内地迁移过去!那里的人力最便宜?肯定是北方那些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人力最便宜。

  第四好处:扩大了明朝士大夫们的视野,将来他们到了琉球,到了安南,交趾,甚至更远的地方,也就把人口带到了那里,变相扩大了明朝的“版图”,他们要种甘蔗运糖,少不得要和海盗和当地的“土人”打交道,到时候受了损失的那些明朝士大夫,地主,精英们,还不是哭着喊着求自己派兵去剿灭那些海盗和“土人”,那自己是不是可以造很多很多的战列舰?可以出很多很多的兵?是不是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这军事基地都建立了,那还有不纳入版图的吗?似乎水到渠成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帝王,大明帝王最新章节,大明帝王 uc书盟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