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重生 第六百七十一章 博望坡

小说:东汉重生 作者:西华上仙 更新时间:2018-08-05 19:37:04 源网站:笔趣岛
  夏侯惇他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但夏侯惇极重外表,每每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愤恨,将镜子推往地上,不喜欢被人叫自己“盲夏侯“。后又复领陈留、济阴太守、任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

  当时大旱,蝗灾,夏侯惇截断了太寿水,形成了一个池塘,亲自担土,率领士兵种稻耕田,避过了缺粮的危险,百姓皆受益。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县,夏侯惇转任河南尹。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受命出兵帮助被吕布将领高顺攻击的刘备,但败北而回。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到达叶县。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挡,双方于博望坡对峙,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最后,夏侯惇被刘备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邺城破后,受任为伏波将军,受权能简单从事,不用拘于制度。与田畴为好友,曾帮曹操劝田畴再次投靠,但不成功。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卫固在河东反叛,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合兵一处,曹操派夏侯惇前去征剿。

  又派张既去关中征调马腾等将领,都归钟繇节制,钟繇出兵进攻张晟等,大获全胜,斩杀卫固、张琰等人,赦免了其余的党羽。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因前后功劳增封邑一千八百户,与以前所赐的加上有二千五百户之高。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夏侯惇参加了讨伐汉中张鲁的战事。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二百一十六年),曹操征孙权归还,命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与曹仁、张辽等人屯兵居巢,防卫孙权,并赐予能歌善舞的乐伎艺伎,下令道:“魏绛凭着与戎修好的功劳尚且能够享受钟磬之乐,何况将军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百一十九年),曹操到摩陂,召夏侯惇同车,不经通传,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后受拜前将军,督各军还寿春,徙屯召陵。

  据《曹瞒传》及《世语》记载,桓阶劝曹操称帝,夏侯惇认为应先灭蜀,蜀地平定了则江东自会归服,二方既定,然后遵循舜、禹的道路,登基称帝,曹操听从这个意见。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百二十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青龙元年(公元二百三十三年)五月壬申日,夏侯惇与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睿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夏侯惇忠心于曹操,当时各将领都授予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受汉朝官职,便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属于汉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可夏侯惇依然强烈请求,最终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封其为魏前将军。

  夏侯惇他在上一世,那是曹家的心腹将领,而这一世,一切都变了,应为有了公孙续的横空出世,公孙续不但揭露了曹操对夏侯家的阴谋,还把夏侯涓收入了房中。

  随着公孙续救下了夏侯惇兄弟,最后夏侯惇和夏侯渊就都投奔了公孙续。

  而这一次,公孙续册封夏侯惇为前部正印先锋官,也是对夏侯惇的信任,不过公孙续,他也把夏侯渊安排在了夏侯惇的身边让夏侯渊为副先锋。

  其中,公孙续也知道,夏侯惇虽然勇猛非常,但是要当主将还是夏侯渊更合适,但是为了照顾夏侯惇的感受,还有夏侯渊自己的意见,公孙续才会这么安排的。

  不过,夏侯惇他们出发之前,公孙续却和夏侯渊单独谈了很久,并且还送给了夏侯渊三个锦囊。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而公孙续让夏侯惇率领先锋军离开了之后,公孙续他则是率领大军,暂时在颍川阳翟驻扎了起来。

  我们且说夏侯惇的大军,为了让夏侯惇的先锋军有一定的实力,公孙续一口气就给了夏侯惇三万精锐。

  有人会说了,好大的口气怎么才三万人马,三国之中,不是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人马吗,那些都是之中夸张的说法。

  其实历史上,就算是官渡之战,袁绍兵力是二三十万,曹操也只有七万人,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一共就只有五六万人,而曹操的人马,也就是二十多万罢了。

  而公孙续的人马,那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都是十里挑一百里挑一选出来的精兵,公孙续他并不穷兵黩武,所以,公孙续的百姓和兵马的比例都是一百比一甚至是二百比一。

  而袁绍的人口和兵马的比例是二十比一,袁术人口和百姓的比例,甚至都达到了十比一。

  当初袁术占领淮南寿春的时候,人口还不到百万,他就强行征集出了二十万大军,那样的兵马,从各方面都不行,要训练没训练,要待遇没待遇,一个个都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整天里都在想着怎么逃走,怎么弄死袁术,他们能打胜仗吗,要不曹操和刘备怎么能弄死了袁术呢?

  夏侯惇率领三万精锐,从阳翟出发,他的目的地自然就是,荆州的北面屏障新野。

  但是,夏侯惇要想赶到新野,就要先经过一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博望坡。

  博望坡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三十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后世的博望镇内。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封为“博望侯“于此,“博望“之名,由此而得,三百年后,汉室衰落,三国鼎立,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把火火烧博望,使博望成为废墟,但博望坡却成为历史视野里的一道岗梁,此地乃三国时火烧博望坡古战场。

  博望坡遗址、新野汉桑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是古三国旅游专线之一。

  《三国演义》之中曾经赞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汉重生,东汉重生最新章节,东汉重生 笔趣岛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