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请假半天

小说:兴唐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2016-12-23 08:20:0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怕你们自己也想多派一些子弟前来,既做了士兵卖了人情,又可以前来就食。”

  一句话,让这些人十分尴尬。

  但是李威确实需要大量的战士,朝廷不可能再发大军支援了,现在青海自己手中战士又紧缺了一些。若要占领九曲三城,甚至想夺下大小榆谷,九曲军城,独山军城,必须要增加将士。想了想说道:“你们在不惊动吐蕃的情况下能抽出来多少子弟?不要考虑就食,要考虑吐蕃人能不能发觉?”

  这又让诸人心里面一暖,想了一会儿,拓跋部这名长者说道:“大约一万人以上,一万五千人以下。”

  “好,你们自己安排。你们的境遇,孤其他办法没有,但会写一封信,让你们带着牲畜,持信去悄悄面见松州都督,然后交易粮食。”

  “我们的牲畜也不多,多让吐蕃人征去。”又嚅嚅道。

  “所以让你们交易,不交易,就将大批粮食带回来,吐蕃人怎么想?不然交易就交易,孤为什么要写信给松州武都督?”

  “是。”

  “但不会太多,能让你们维持一下温饱即可,宁肯麻烦一些,也不要一次带得多回来,省得又资助吐蕃人了。”

  “是。”

  打发了他们离开,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党项人,还有东女羌,这个女王羌性格更差,真正的两面羌,这一次自己安全逃出来,大约不久,那个叫敛臂的宾就(东女王的号)一定会派使前往长安,甚至来青海向父亲或者自己请罪。

  当时若是东女羌稍放一放,属下八大部,哥邻部、白狗部、逋租部、南水部、弱水部、悉董部、清远部、咄霸部,东接茂州,南接雅州,露出一个空挡,自己就钻出去了。实际上真要这么做,自己还未必敢钻,可人情就卖了。但没有,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军队前来围剿,可也没有留出生机给自己。

  可国家大事,不能让私人感情左右,党项人若经营得好,这种模式可以在东女羌推广,一步步地削弱吐蕃的枝叶。

  ……

  但还没有走,因为军队集合,要实练一下。

  练的是骑兵。

  这时候最强大的军种不是骑兵,是陌刀兵,可对士兵要求太高,能达到的人很少,还是骑兵才是最实用的。这个连人带马,整一个冷兵器的小坦克。还不算,行军速度又快。

  李威到了青海外,除了攻防战外,所用的几乎都是骑兵兵种。

  在长安马少,也没有那么广大的场地训练,可青海这些条件皆有了。防守是暂时性的,以后必然要反攻,骑兵就是关健。

  正好李首成也在,将他拉来说道:“李内侍,过来看一看,你看了,可以向母后复述。比如代母后观看。”

  中听,李首成笑咪咪地过来观看。

  几个妻妾与李显、李令月也跑了过来,是在一片开阔地带实练的。

  这不是简单的会骑马就能解决任务的,首先是阵型,不同的形式,需要不同的队型,或冲锋或游击,或退守。因此有扇形、尖锥型、半月型、矩形、波浪型、月牙形,必要时还散成一个个小阵,分分合合地组合。

  这一点就不容易的,那么多战马在奔跑,若配合不当,或者驭马技术不高,必然产生相互的碰撞,出现死伤,演习还好些,到了战场,不仅是死伤,有可能阻滞整个大队阵型的转变,导致一场失败。

  不仅如此,光骑马转动不行的,还要在马上交战,放箭。

  “好!好!”李显喝道,好在哪儿,他是不知道的。

  李首成问道:“殿下,当初你就用这些阵型交战的?”

  “是,也不是。也要根据情况,其实那几战打的是士气,大家配合却是很生涩。所以种种布置之下,皆上据了上风,可许多将士牺牲了。”

  裴雨荷她们心痛地看着李威,别人不知道,可她们知道,身上还有许多冻疮的疤痕,可以想那一路吃的苦头。

  李令月忽然说道:“几位嫂嫂,这几天你们都变漂亮了。”

  初为人妇嘛,心情又喜悦,自然容光焕发,这一刻,因为关心,脸上洋溢着一片春情,看上去格外美丽。

  可李令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了,几个小少女做贼心虚地低下头,不敢吭声。

  “还是结婚好啊。”

  李令月一句说完,李显粗大的脑门上,都冒出黑线。

  “以后,我一定要找一个象大哥这样的郎君,会写好诗,会带兵打胜仗,会仁爱,聪明过人。”

  “……”

  一干人无语。

  李首成看着这个大唐的活宝,是活宝的,皇帝喜欢,皇后喜欢,太子喜欢,有这三个人罩着,除了想翅膀飞上天外,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不过是想到她的将来。

  若这位小公主真抱定这种想法,其他人不倒霉的,是将来的驸马会倒大霉,什么都拿来与太子相比,大唐有几个太子?可以想像,那位驸马爷面对这个尊贵的公主,然后听着这点不如大哥,那点不如大哥,过着的凄惨生活。

  李威倒不觉,痛爱地摸着她的脑袋,说道:“我做得也不完美。论文采,不及你二哥,更不及许多人。论武功,裴侍郎也在我之上。仁爱是百姓的吹捧,聪明更谈不上。我是太子,所做的一切,让人侧目而视,所以才传扬好,实际上未必那么好,百姓说没有办法堵上他们嘴巴,可自家人不能说出这样的话。”

  李令月很不服气,问李首成:“李内侍?大哥说得对嘛?”

  嗯,这个怎么回答?

  正在此时,一个侍卫骑马飞快奔了过来,来到近前,翻身下马,禀报道:“积石军的军报,论钦陵率军赶到了九曲。”

  终于来了,李威立即对他说:“继续传令下去,让各将领前来鄯州城议事。”

  两天后,诸将骑马到来,李首成也好奇,知道战争需要谋略,可怎么在现场安排谋略,却一次没有看到过。既然来了,旁听一下。

  诸人坐定。

  李威说道:“孤说过东风,你们现在都知道东风是谁了吧?”

  一个个失笑。

  论钦陵到来,诸人并不紧张,现在上下一心,又没有人掣肘,虽然战士少了一些,只是防守,不主动出击,战线又收紧了,并不害怕。

  “但你们可知道孤所说的黄盖是谁?”

  黄盖是谁,都知道的,赤壁之战时,正是黄盖诈降,带了火船冲进曹操水军中,一举大捷。但黄盖放在青海,就不知道太子指的谁了。连黑齿常之都没有想通。

  李威笑道:“黄盖来也。”

  论钦陵将自己害苦了,自己难得能从他身上算计一下。但这是阳谋,迫于国力,就算论钦陵知道,也无可奈何。

  “怎么是他?”李首成迟疑地问。

  “能助孤的,管他是敌人是自己人,就是黄盖。李内侍,在后宫你对孤母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可有胆色否?”

  “有,殿下有何吩咐?”

  李首成精神一振,难道太子要用上自己。也想立功啊,让百姓传唱一番,而且太子绝对不敢陷害自己。

  “那么好,在河西孤欠了此人一顿酒,既然此人来到九曲,孤想将这个人情还掉,请他吃水酒一杯,李内侍,可否敢前去旁观?”

  “请他吃酒?他一定不会来?”

  “到鄯州城,他肯定不会来,可有的地方他一定会去。抛去敌人立场,此乃一英雄豪杰也。”说着指着地图,在宛肃城与积石军之间慢慢看去,然后指着一个小山岭说道:“就是此地。”

  “万万不可!”所有人大惊失色的劝阻。

  正文 请假半天

  很少写过请假条,因为到了伏笔的地方。所以写一张。

  上午有事,又没存稿,争取下午早点回来,最少奉上两更。

  再说一下质量的问题,这半个月更了多少章,自己懒得数了,大家知道的,文笔是差了些,不象前面修改了三四遍才上传,汗颜。也说过一次,争取吧,质量与速度并进。

  正文 第四百十六章 习习香尘莲步底(三)

  李谨行与契苾明曾经暗中下了一条命令,要是再出现洪济城,李威亲自率兵的情况,让他们族中的亲卫,就是绑,也要将太子绑下来。后果他们来承担。

  不让李威冒险。

  但李威现在也不会再冲动了,难道吃了一次苦头不够?

  李首成低声问道:“殿下,什么叫东风?”

  不是很明白,东风都弄不懂,况且说论钦陵是黄盖?

  “李内侍,说一份吐蕃人口构成的情报给你听。吐蕃本土人口约为三百万,这三百万包括羊同、苏毗等对吐蕃不是很忠诚的部族在内。这是吐蕃内部的人口组成。南边尼婆罗等属国,最少三十万以上的人口。西域失守了一部分,各族有二三十万百姓被吐蕃奴役。然后到党项与白兰、东女羌,这一部大约有六七十万人口。南诏铁桥以西有二十多万人口。吐谷浑计算在内从西域以到青海,大约有三十几万人口。实际上肯定是不止的,就象党项,能算出来的只有不到二十几万人。实际上他们禀报却有四十多万人。也就是吐谷浑实际的人口数量会达到六七十万人,甚至更多。但绝对不高于八九十万人。”

  “是,可这与东风有什么关系?”

  “很大的关系,李内侍,你不觉得吐蕃这种人口构成,很危险吗?若想动摇,越早动手越好,一旦融合后,七八百万,甚至八九百万凶悍游牧民族组成的国家,危害起来,比当初的匈奴还盛啊。”

  “是,”还没有听出与东风的关系。

  “这些诸部中,吐谷浑对吐蕃最为忠心,上层贵族之间多少姻亲,尼婆罗鞭长莫及,西域吐蕃人不占优势,南诏随他,我朝先将洱海经营好,这是南诏的大部,其他的可以从长计议。东女羌人怯弱,党项人在拉拢。剩下的只有吐谷浑。”

  “奴婢明白了,这一战吐谷浑死了许多战士,已经超过吐谷浑承受的范围。不仅人力,物资也耗尽,百姓无法度日。这时候只要诺曷钵一声号令,会有大群百姓迁向灵州,避免这场灾难。”

  “正是,这也是一场战争,只要吐谷浑百姓缩压到一半,无兵可征,无物资可抽调,吐蕃人在青海与我军作战更加不利。善战者无战功,这种做法,性质差不多,何必非要与吐蕃人浴血奋战?”

  “原来诺曷钵是东风,那么为什么论钦陵是黄盖?”

  李威看了看大家,还是不大明白,不明白论钦陵为何变成了黄盖,自己休想请论钦陵吃酒,估计前面还没有离开鄯州城,后面李谨行真派人过来将他捆绑起来。

  对裴行俭说道:“裴侍郎,你说一说,孤为什么说论钦陵是咱们大唐的黄盖。”

  “遵命,“裴行俭说了一句,转向了众人,也想知道原因,一个个安静下来,裴行俭说道:“殿下说他是黄盖,不是替我们唐朝去使诈降计的,是指他对这一次我们的谋策会有帮助。”

  很多人露出奇怪的表情。

  李威只是转动着手中的茶杯不语。煤炭的出现,提供了更高的温度,唐朝的瓷器也在演变,瓷釉烧得比以前更加晶莹剔透。手中的这只白瓷茶杯隐隐泛着玉色,就不知是那家瓷窑烧出来的。

  裴行俭顿了顿,才说下去,他一直也没有说,不是不说,是难得一次锻炼诸将思考能力的机会。

  喝了一口茶才说道:“这个谋划当中,成是钦陵,败也是钦陵,自从论钦陵在大非川大败我们唐朝大将薛仁贵后,吐谷浑人将其视为神灵。此次青海之战,亦是可圈可点,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殿下身上,又没有得逞,实际上没有占下风的。所以论钦陵一天不来,吐谷浑人便多了一天的盼望,指望他能将吐谷浑这份危机解决。此次大战,持续时间长,吐蕃压力大,各部不稳,论钦陵必然回逻些城去。可是青海危机重重,在他回逻些城之前,必然过来看一看,做一些安排。可他终是一个人,不是神,吐谷浑的压力,同样无法解除。期望有多大,失望会有多大。钦陵不回,青海不乱,一回青海吐谷浑各部百姓才会真正地失望。所以殿下说他是我们大唐的黄盖。”

  无论论钦陵看与看不出来,这是阳谋,论钦陵皆无计可施。除非他能变出几百万石粮食,唐朝军队还不会继续再进攻下去。

  “原来如此,”一个个终于明白过来。

  裴行俭看着地图,又说道:“实际上,殿下若与论钦陵一晤,同样亦无不可。首先安全,各位可看地图,所选之处,背靠赤岭余脉,前面是大河相阻隔,位于宛肃城与积石军城中间,除了一些丘陵外,地势平坦,不是在河西,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兴唐,兴唐最新章节,兴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